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6666-737
农交网APP

农交网APP

扫码下载

农场管家APP

农场管家APP

扫码下载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关注有礼

商务合作

农交客服

扫码咨询

应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应城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通知

2022-01-18 16:40:32来源:应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阅读量:3138

2020-09-30应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应城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若是大家对其不了解的话,不妨可咨询孝感市应城市农村产权孝感市农村产权及其湖北省农村产权交易。农交网带来的《应城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全文如下: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场,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应城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已经市人民政府九届五十三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应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9月26日

第一章规划背景

乡村振兴是国家关乎全局、关乎根本、关乎长远的重大战略,它关系到我国是否能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关系到城乡均衡发展、协调融合、乡村可持续发展问题。应城市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牢牢抓住历史机遇,认真总结历史成就和历史变革,准确研判发展趋势和演变态势,围绕湖北省“一芯两带三区”发展战略,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进乡村振兴,稳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

第一节重大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应城市发展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推进应城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有利于传播文明乡风、弘扬本土文化;有利于助推“三乡工程”,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有利于促进城乡融合,加快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内在需求。乡村振兴以农业提质增效、农民致富增收为核心,进一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有利于充分发挥应城市农业资源优势,加快农业提质增效,增强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美丽家园的重大举措。建设生态宜居乡村,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加快推行乡村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营造独具特色的应城“富春山居图”。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保障。深入挖掘乡村传统文化内涵,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现代化技术,发扬新时代精神,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凝聚乡村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让乡村文脉得到永续传承,凸显文化兴乡魅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固本之策。坚持基层党建引领,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同步提升,进一步健全“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确保广大农民安居乐业、乡村社会安定有序,唤起乡村的生机与活力,实现共建共享的现代化乡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始终坚守的初心,加快补齐农村民生短板,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第二节发展成就

一、农业发展基础坚实

一是“应城糯稻”发展态势良好。截至2018年,“应城糯米”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创建绿色糯米品牌5个,获批第一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

二是稳产争优发展格局逐步形成。2018年全市投资1.9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10.8万亩,发展糯稻32万亩、稻田综合种养6.5万亩,全年粮食总产36.4万吨,居全省第25位,其中水稻总播种面积66.2万亩,总产量33.7万吨,居全省第19位;现有糯米加工企业20多家,年加工销售糯米产品11万吨,初步形成糯稻产、加、销一体化格局。全市油菜总播种面积12.8万亩,总产量2万吨,居全省第38位。全市蔬菜总播种面积25.8万亩,总产量62万吨,其中水生蔬菜发展迅速,发展优势逐渐显现。全市畜牧业良性发展,规模养殖、标准养殖、特色养殖发展迅速,新建10万只及以上蛋鸡养殖小区13个,禽蛋产量7.7万吨,居全省第3位;新建万头级养猪场11个,其中永盛畜牧养猪场供港活猪规模达3万头,为国家和省级确定的生猪活体储备生产基地。全市放养水面面积达18万亩,水产品产量达6.4万吨,居全省第17位,基本实现渔业减量增收目标。

三是品牌创建成绩可嘉。截至2018年,全市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企业共获得147个绿色产品认证和2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四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壮大。截至2018年,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97家、家庭农场472家。

五是农旅融合稳步推进。应城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养生休闲旅游城市称号,连续三年获湖北省旅游发展先进县市;汤池镇为湖北省首批旅游名镇、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截至2019年上半年,共创建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2家,四星级以上农家乐6家,农旅融合示范线2条,农旅融合示范点7家,为农旅融合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

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一是坚持示范带、小集镇、中心村分类试点,美丽乡村、绿色乡村、清洁乡村、旅游乡村同步创建取得成效。截至2018年,应城市国家园林城市通过复评。获批湖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8个,湖北省绿色乡村20个,9个“清洁乡村”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城北街道办事处魏河村建成美丽乡村旅游基地。

二是“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进展顺利。11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如期建成;生活垃圾治理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厕所革命持续推进;2018年荒山绿化面积1200多亩,超前完成精准灭荒三年行动计划。

三是水环境治理持续推进。府河(老府河)、大富水、东西汊湖、短港水库沿线沿边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全市12条河流、5处湖泊、2座中型水库水生态明显好转。

三、文化建设初见成效

应城市蒲骚文化、灵泉文化、膏盐文化和红色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扎实有效,群众体育文化生活丰富,中小学德育教育全面铺开。连续四届被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县市”,获评全省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城市,连续八届获评“省级文明城市”。

四、社会治理步伐稳健

“七五”普法有序开展,“微平安”活动全民参与,市镇村平安创建实现全覆盖,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市公安机关执法模式全省推广;“互联网+综合治理”上线运行,“雪亮工程”、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石膏矿山整治整合等工作取得新进展;信访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精准有力,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全面落实,“网上办、马上办、一次办”受到群众点赞。市信访局“435”模式入围全国法治信访进步奖,勇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六连冠,四次蝉联“长安杯”,是全国县(市、区)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五、全面小康稳步推进

应城市属于插花型贫困县市,全市贫困人口涉及6个镇、58个贫困村、建档立卡6428户14822人。应城市始终坚持目标标准,贯彻精准方略,完善督战机制,通过建立脱贫攻坚责任体系、投入体系、监督体系、政策体系和长效机制,扎实推进各项举措落到实处,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自2016年-2018年,全市综合贫困发生率由3.27%下降到0.60%以下,43个贫困村出列、11871人脱贫,存量贫困村15个、贫困人口1272户2951人,计划2019年整体脱贫。在2018年度全省非贫困县扶贫开发成效考核中,获评孝感市插花县市第一、全省第14名,被省委、省政府通报表扬。2018年应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02元,居全省第35位,孝感市第2位;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3元,居全省前列。

第三节机遇和挑战

近年来,长江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大别山革命老区、脱贫攻坚战以及农业绿色发展等一系列战略布署的提出,为应城市带来了良好发展机遇,经济社会发展均取得了重大突破和长足进步,也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确定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目标,为应城市调整发展战略指明了方向。习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明确了长江经济带发展指导方针,提出“长江大保护”战略,以长江经济带发展引领高质量发展,为应城市指明了发展道路。湖北省“一芯两带三区”产业发展战略布局明确应城市处于“以农为基”的江汉平原振兴发展示范区,为应城市产业发展确定了目标。武汉省会城市功能疏解和产业外移,将会有更多高端要素资源向应城市转移,也为应城市产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契机。

面对重大历史机遇,应城市要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正视“三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约束,集中精力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质量效益不高、发展后劲不足仍然是最突出的问题。一是农业产业化程度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加快基地建设步伐,发挥规模优势,实现整体效益。二是生态环境有待优化。应城市地处生态环境脆弱带,要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工业园区较多,工业污染物排放问题不可忽视;农村畜禽养殖和农业综合开发规模不断扩大,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现象亟待改善;水环境水生态问题比较突出。三是产业融合发展仍需加强。工业带动“三农”发展的力度需进一步加强;生产性服务业对农村的服务范围和力度还需加大;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链条需进一步延长。四是城乡发展需要渐趋平衡。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有效投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现状,补齐公共服务供给短板,逐步满足人民群众对交通、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期盼。

第二章总体要求

按照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部署,到2022年,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既要实现全面小康,又要为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打好基础。

第一节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通过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推进总路径,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推进区域融合、产城融合、农文旅养三产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应城三宝”(膏、盐、温泉)特色资源优势,推动主导产业高质高效发展,促进特色产业壮大发展,维护生态系统和谐发展,做好做实“生态修复、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三篇文章,坚决打赢“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攻坚战,全力推进美丽乡村示范村和环境综合整治村建设,全面提高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统筹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奋力谱写应城乡村振兴新篇章。

第二节基本原则

坚持党管农村,总揽全局。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确保党中央和省委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坚持农民主体,以人为本。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统筹推进,全面振兴。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统筹推进农村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面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绿色发展,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格局。

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科学把握乡村差异性和发展分化特征,做好顶层设计,注重规划先行、因势利导,分类施策、突出重点,体现特色、丰富多彩。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久久为功,扎实推进。

第三节发展目标

一、近期目标

到2022年,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建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进一步加强,糯稻、全域旅游和膏盐工业三大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区域融合、产城融合、农文旅养三产融合初步显现。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美丽乡村建设彰显成效,乡村文明程度有效提升,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以汤池、杨河、杨岭、城北、杨河、田店、义和等6个特色乡镇为重点,建成应城乡村“五大振兴”示范强镇,进而将应城打造成“江汉平原振兴发展样板区”、“湖北省农文旅养融合发展示范区”,乡村振兴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二、远景展望

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利用管理政策体系,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健全财政优先保障制度,盘活农村土地资源资产,强化乡村振兴新动能。现代农业体系更加健全,农业产业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全面建成,绿色发展基本实现;城乡融合取得显著成效,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乡村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稳步实现“省级农业强市”既定目标。

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一个具有江汉平原特色的乡村振兴样板屹立在华中大地。

第三章构建乡村振兴发展新格局

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格局,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分类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第一节统筹城乡发展空间

一、构建城乡发展新格局

坚持把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按照多规合一要求,对接《应城市城乡总体规划(2015―2030年)》,统筹谋划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主要布局,构建应城市乡村振兴“一主两重两轴四片多点”发展新格局,形成梯度辐射、功能互补的城乡体系布局。

“一主”:指主城区。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平衡新老城区关系,发挥支点吸纳作用,打造吸纳农业人口转移集聚的主阵地。

“两重”:指东部重点中心镇和西部重点中心镇。其中,东部重点中心镇是由东马坊和长江埠共同发展形成的新区;西部重点中心镇由“汤池镇+杨岭镇”组成。依托东城区工业重镇和西部地区旅游景区的特色产业,带动优势资源快速发展,建设成为应城东西两大经济“新引擎”。

“两轴”:即横向城镇发展轴和纵向城镇发展轴。横向城镇发展轴:沿八汤线连接汉宜公路东段,贯穿主城区、东城区所在的核心区和西片区;纵向城镇发展轴:沿烟应—应天线,连接市域北片区、主城区和南片区。

“四片”:是围绕主城区形成的各具特色的四大外围片区。“东片”包括老城区、东城区、城南新区、黄滩镇、郎君镇(东西汊湖以北)、三合镇以南部分村,为工业发展引领区;“西片”包括汤池镇、杨岭镇和城北街道办事处城区以外区域,为旅游发展核心区;“北片”包括田店镇、杨河镇、三合镇,为农业发展示范区;“南片”包括天鹅镇、义和镇、陈河镇、南垸良种场及郎君镇(东西汊湖以南),为生态特色保护区。

“多点”:即6个特色镇和100个中心村。特色镇分别为汤池、杨岭、城北、杨河、田店、义和。选择人口在1500人以上的较大行政村建设中心村,每个镇重点扶持5―10个中心村。

二、探索城乡差异化发展路径

1.工业发展引领区

在加快促进原有工业转型升级,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要加大农业科技、精深加工两方面招商力度,依托工业发展优势,走出一条以工带农、以城带乡,促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路径。

东城区:东城区以东城工业园和赛孚工业园为依托,重点推进现有工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和节能环保产业;支持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科技服务等新兴业态发展;引进知名品牌商贸企业,提升现代服务业实力。按照“城区南移、工业西进、美丽乡村集并、城乡互为一体”的路径,将东城区建设成为应城“城乡融合示范区”。

城南新区(黄滩镇):重点发展粉笔特色产业,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着重提升科技、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将其建设成为“公共服务与特色产业发展区”。打造秀美大富水,发展农旅融合区,绿色种植示范区,蒲骚泽畔、古砦遗风四季沐歌。要协调和处理产业与城市的空间关系,以产业作为城市支柱和动力源泉,以生态作为城市发展的特色,构筑起宜居宜业宜人的城市发展新格局。

四里棚街道:鼓励盐化工业园延伸发展盐化工下游产业,重点建设农产品商贸物流园、建设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筹备建设木材产业园等专业市场,将其发展为应城“现代物流商贸中心”。

城北街道:建设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包含果蔬加工区、调味加工区、粮棉油加工区、畜禽加工区、商贸服务区、市场服务区、仓储物流区等八大功能基地,力争将园区打造成为湖北省绿色生态农产品加工基地。依托矿山公园爱漫文旅小镇建设,整合魏河油菜花、赵畈采摘园、五龙寺观光园等特色产业基地,发展魏河、盛滩韩湾为龙头的民宿旅游村,沿大富水、发展戴河肖廖农旅融合区、沿江古渡、上河柳岸、万家灯火。打造“省级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

郎君镇:依托现有产业基础,东西汊湖以北镇区为工农业融合发展区,主要发展华能热电产业园等绿色工业项目、绿色糯稻和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东西汊湖以南则主要发展绿色糯稻和特色水产养殖。为城区人民提供优质农产品,建成应城“绿色产业综合发展区”。

2.旅游发展核心区

丰富旅游产业发展形态,推动“旅游+”农业、文化、养生等产业全面融合发展,提升乡风文明程度和乡村治理水平,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现代化的农村社区,优先实现由农业、农村、农民向工贸、城镇、市民的转换。

汤池镇:重点围绕汤池温泉4A级景区,不断注入农文元素新动能。重点建设孝感市农旅融合建设试点项目--陶家湖田园综合体,四星级农家乐--陶家湖农庄,深入挖掘汤池传说、灵泉文化、红色文化、陶文化和美食文化,以建设“温泉康养小镇”为突破口,将其打造成为应城“西部旅游核心区”,“湖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休闲养生度假区”,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速。

杨岭镇:依托楚珍园3A景区,龙池山庄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基地,新四村美丽乡村旅游基地,龙池山庄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等乡村旅游资源优势,结合楚珍园赏花观灯节、龙池端午诗词会等文化活动,东承应城城区的交通商贸区位优势,西连汤池温泉4A景区优势,以建设“爱漫文旅小镇”、侨亚龙池康养为突破,以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为着力点,以糯稻等农业产业为支撑,形成与城区和汤池镇优势互补的区域发展格局,将其打造成应城“农旅融合示范镇”。

3.农业发展示范区

充分发挥农业特色产业资源优势,全力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实施科技强农、品牌兴农战略,注重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加工企业领头羊,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开展质量提升和品牌创建工程,注重开发农业农村文化、旅游等多种功能,延伸产业链,提高价值链。

杨河镇:充分利用杨河糯稻省级种植示范基地和绿色糯稻原料基地,重点扶持糯稻加工企业做大做强,打造应城“糯稻产业核心区”;依托交通区位优势,重点推进商贸物流园建设,打造应城“北部商贸物流中心”。依托罗曼假日玫瑰庄园项目,着力开发短港水库、罗家山新石器遗址、巡检司古镇等生态人文资源,结合美丽乡村和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打造农文旅养融合的“玫瑰特色小镇”。

田店镇:充分发挥绿色糯稻产业优势,结合畜禽水产养殖产业基础和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形成田店镇产业发展三板块。重点加强糯稻品种改良和规模化种植;进一步规范畜禽、水产养殖,推广畜禽-沼气-蔬菜(茶、稻)等循环种养模式,形成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和水产健康养殖基地,将田店镇打造成为“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镇”。利用有名店林场森林氧吧和蒲骚古战场,打造大富水沿江古都、上河柳岸、万家灯火等旅游文化资源,结合休闲农业,统筹镇域“5区8景1线”农旅资源,充分发挥田店镇特色饮食文化传统,建设应城“农耕文化小镇”,并与周边的汤池、杨岭、杨河协同发展,形成旅游产业联合发展优势区。

三合镇:依托城北街道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和三合镇生猪养殖发展优势,以生猪良种繁育基地为基础,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借助四里棚街道的物流商贸园,形成畜产品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将三合镇打造成应城“畜牧第一镇”。重点加强畜禽养殖资源化利用项目招商,全面推广畜-沼-X(菜、稻、茶)等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将三合镇发展成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镇”。引导糯稻产业绿色发展,茶叶、豆皮等特色产品加工企业组团发展,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

4.生态特色保护区

一方面要严格遵守生态保护红线,坚决守住生态环境安全底线;另一方面要深入探索、挖掘水乡特色资源优势,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特色产业扶持力度,依托农业园区建设,积极引进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打造应城特色水乡。

南垸良种场:依托南垸湖乡明珠优良的农耕条件,立足种子、棉花、水产、林特四大支柱产业,按照“布局区域化、基地规模化、品种产业化、品牌形象化”的“四化”发展路径,积极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的设施农业、有机农业和观光农业,将南垸打造成“现代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和“生态观光示范农场”。

天鹅镇:依托挂口、田万蔬菜示范基地,重点发展湖乡特色蔬菜,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蔬菜种植基地,积极创建“湖北省特色水生蔬菜优势区”;依托湖北沧汇、云上湖畔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和特色水产养殖业;充分利用天鹅镇黄金水道优势,依托集装箱码头建设和农村公路提档升级项目,建设冷链物流园,将天鹅镇打造成应城“南部冷链物流中心”。充分发挥西汊湖优美的景观和秀美大富水,在严河、陈砦沿线发展原始生态保留区、绿色种植生态区、建设沿江古渡、上河柳岸、万家灯火。着力发展水乡生态旅游,将天鹅镇打造成为“应城后花园”。

义和镇:依托葛蓬岗、天晓阖等市场经营主体,全力发展稻虾循环种养,建设特色水产品加工产业园,持续开展小龙虾节等商业节庆活动,与天鹅镇的冷链物流园形成优势互补格局,构建水产养殖产业链,将义和镇打造成为应城“稻虾第一镇”。重点扶持生态休闲旅游项目,将义和镇打造成“水乡休闲小镇”,注重与天鹅镇、陈河镇协同发展,构建应城“南部鱼米乡休闲旅游带”。

陈河镇:充分利用龙赛湖沿线低湖冷浸田资源,建设万亩名优稀特水产养殖基地,将陈河镇建设成为应城“水产大镇”。加快建设老观湖湿地公园建设田园综合体。积极创建“人和荸荠”地理标志产品品牌,全面提升陈河农业品牌竞争力。依托糯稻现代农业产业园综合服务园区建设,重点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仓储物流设施和创业创新孵化基地建设,建成“现代农业示范镇”。

三、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顺应城乡融合发展趋势,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能源、生态环保等布局,加快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科学划定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合理安排乡村布局、资源利用、设施配置和村庄整治,分类指导不同类型村庄发展,推动村庄规划管理全覆盖。

拓展城市发展新空间,初步形成中心城区-中心镇-特色镇-一般镇四级城镇发展格局,提升中心城区、中心镇及特色乡镇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能力,推进就近、就地城镇化。以乡镇政府驻地为中心集镇,全面提升中心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强化其服务周边农村的能力,引导周边一般村湾逐步向中心村集聚,形成以镇带村,以村促镇,镇村联动发展格局,分类推进村庄发展,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新乡村。

第二节引导乡村“三生”协调发展

一、集约利用生产空间

严格遵守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划定范围,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保护农业生产空间。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加大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力度,稳步提升耕地质量。严格落实养殖业“三区”划定范围,科学划定林业、畜禽、水产等农业发展片区,充分发挥各片区的比较优势,打造应城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力推进应城糯稻现代农业产业园、特色水产品加工产业园、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和物流园建设,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拓展生产用地空间。重点培育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用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生产空间高质高效利用。

二、合理布局生活空间

建立农村地区人口动态监测机制,按照乡村人口向城镇社区和中心村集聚的发展态势,科学预测发展规模,科学划定乡村生活空间管控边界,明确用地规模和管控标准,合理预留拓展空间。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效衔接,持续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有序提升公共服务水平,重点完善乡村安全供水体系、“三废”处理配套设施和乡村公共生活空间建设。强化生活空间的人性化、多样化、现代化,注重挖掘原生态村居风貌、民族文化和当地特色文化,积极完善乡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构建便捷的生活圈、完善的服务圈、繁荣的商业圈,为乡村居民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三、严格保护生态空间

整合市域山体、河流、森林、农田、风景区、城市绿地等生态要素,充分利用六大山系构建自然山体生态屏障圈;重点保护龙赛湖、东西汊湖、老观湖、短港水库等湖泊湿地,在大富水、府河、漳河、汉北河等河流沿线完善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农田防护林网、生态旅游防护林带;持续推进绿廊系统建设及连通工程;构建“山体屏障+河湖湿地+城镇绿廊+农田林网+防护林带”生态空间格局;切实加强对自然生态空间的整体保护,修复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和开发强度,强化准入管理和底线约束,有效提升生态功能和服务价值。

第三节分类指导乡村发展

一、集聚发展类村庄

集聚发展类村庄包括现有规模较大、区位条件优越、产业支撑较强、集体经济实力雄厚的村庄。此类村庄要对标城镇社区开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改善生态环境,保留乡村风貌,体现治理现代化,增强产业吸纳能力,促进村庄人口集聚。突出发挥比较优势,强化主导产业支撑,鼓励发展新产业、新业态,预留产业发展空间和生活空间,重点解决用地难题,支持农业、工贸、休闲服务等专业化村庄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建设富裕幸福乡村。

二、农耕传承类村庄

农耕传承类村庄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仍将存续的一般村庄。科学制定村庄发展方向,在原有规模基础上有序推进村庄整治提升。以厕所革命、垃圾革命、污水革命为重点,逐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提振乡村人气、增添乡村活力,建成生态宜居型美丽乡村。以农业产业振兴为核心,重点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带动培育一批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建设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积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将农业生产与观光休闲旅游、农耕文化教育紧密结合,发展一批江汉平原水乡村庄、传统农耕村庄,延伸农业产业链与价值链,促进村民安居乐业。

三、特色保护类村庄

特色保护类村庄包括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等自然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村庄。

历史文化型村庄,坚持保护优先,设定开发红线,注重保护村庄的整体空间形态,努力保持村庄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着重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和传统建筑,注重民风民俗和生产生活方式传承,合理改善村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自然生态型村庄,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优化村庄布局,划定开发红线,规范村庄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及公共服务设施,强化生态环境治理及人居环境改善。

科学评估村庄特色资源,坚持统一部署、有序开发,把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有机统一起来,充分挖掘传统村落的特色价值,适度发展农文旅养融合的乡村旅游和生态产业,促进保护与开发良性互动,推动传统村落振兴发展。

四、搬迁撤并类村庄

搬迁撤并类村庄包括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的老少边穷村庄,因重大项目建设需要搬迁的村庄,没有保留价值的空心村。严格控制村庄建设用地边界,严格限制新建、扩建活动。坚持调整合并与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结合,通过生态宜居搬迁、农村集聚发展搬迁、重大项目搬迁等方式,依托农村社区、美丽乡村、小城镇、旅游景区等适宜区域进行安置,避免新建孤立的移民社区。统筹解决移民生产、生活及户籍、社保等问题。村庄原址因地制宜还林还田还湿。村庄居民点迁建和村庄撤并,必须尊重农民意愿并经村民会议同意。特殊情况暂时不搬迁的要出台相应扶持政策,开展对口帮扶,保障村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生命财产安全。

第四节试点打造未来乡村社区

与100个中心村对应,根据村庄分类,在农耕传承类村庄中,选择50个人口相对集中的村庄作为中心村;在特色保护类村庄中,选择30个特色鲜明、风景优美的沿河、沿湖、沿山、沿林的“四沿”村庄打造应城“富春山居图”。在现有集镇社区中,选择10个典型农村社区,打造农村社区发展样板。在集聚发展类村庄中选择5-10个近郊村庄,建设未来乡村社区试点。

到2022年,在应城全域范围内,形成以“中心村-应城富春山居图”为代表的“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味浓郁的未来乡村,和以“农村社区发展样板-未来乡村社区”为代表的农村城镇化未来社区,引导周边村湾向以上两大类型区集聚。

未来乡村建设,要坚持农民自愿原则,发挥村集体引导作用,打破村域界限,鼓励农民通过股份合作、宅基地置换、农地整合、“三小园”配套等方式向两类区域集中。通过集体资产量化、合作入股等方式,探索乡村产业联盟模式,实现村集体和村民利益合理分配。加快乡村土地管制,优化调整土地边界,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壮大农业农村专业人才队伍,让普通农民逐步向高素质农民身份转变。

未来社区建设,要全面加强社区公共服务、交通出行、居住环境等整体设施水平,重点加强未来社区发展规划,围绕社区全生活链需求,因地制宜设立九大功能场景--邻里场景、治理场景、服务场景、建筑场景、低碳场景、交通场景、创业场景、健康场景、教育场景,

探索构建社区管理智慧化、生产功能集成化、生活方式绿色化、公共设施共享化的“四化”发展模式。

严格落实《孝感市村庄规划建设负面清单》(孝美乡建组发〔2019〕3号)在村庄选址、村庄布局、房屋建设、环境治理四个方面规范村庄规划建设管理行为。

第四章高质量发展乡村产业

坚持质量强农、科技强农、品牌强农理念,立足我市产业发展基础与优势,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重点提升优质糯稻、温泉旅游和膏盐工业三大主导产业的市场竞争力,积极推动生态畜禽、绿色水产和水生蔬菜三大特色产业发展,大力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全面推进应城农业高质量发展。

第一节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

一、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农业产业结构适度调整,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糯稻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打造应城籼糯稻优势产业,在稳定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建设双低油菜生产保护区。推进畜禽养殖标准化,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因地制宜促进适度规模发展。大力发展水产品特色健康养殖,打造华中地区最大中华鳖养殖基地,积极创建特色水产优势区。稳定精细蔬菜面积,积极扩大特色水生蔬菜种植区,促进蔬菜产业精品化发展。着力提升各类农产品良种繁育和种养技术,以发展绿色农业、提高农产品品质和附加值作为农业生产的主攻方向,到2022年,全市绿色农产品生产面积达到种植面积的40%。积极推广农林复合经营及稻田综合种养等模式,逐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优化农业产业布局

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突出本地特色,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打造“一心两轴四区”的农业产业布局。

“一心”:即中心城区。加快城市重点板块建设,强化城市载体功能,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强化产业支撑,促进中心城区对农村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两轴”:即横向发展轴和纵向发展轴。

横向发展轴:沿八汤线连接汉宜公路东段,贯穿主城区、东城区和西片区,为“生态旅游+”产城融合发展轴。其中西片区重点发展温泉康养旅游和农文旅融合产业,东片区为城区,以商贸物流等服务业为主,是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的坚强后盾。

纵向联系轴:沿烟应—应天线,贯穿市域北片区、主城区和南片区,是“生态农业+”特色文旅发展轴。其中北片区以绿色糯稻和生态畜禽为主,南片区以现代农业和特色水产为主。南北两片区历史文化、膏盐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景观等文旅资源十分丰富。

“四区”:围绕主城区形成各具特色的四大外围片区。

建设东部农业科工贸发展引领区,以老城区、城南新区、东城区和黄滩镇、郎君镇部分区域为核心,重点发展农业科技、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产品交易市场和仓储物流等农业支撑产业。建设西部农文旅养融合体验区,以汤池镇、杨岭镇和城北街办城区外区域为核心,重点发展温泉旅游、森林康养产业,并与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和文化教育融合发展;建设北部高效农业示范区,以田店、杨河、三合镇为核心,重点发展糯稻和畜禽养殖;建设南部特色水产发展区,以天鹅、义和、陈河、南垸、郎君镇南部区域为核心,重点发展稻田综合种养和特色水生蔬菜产业。

(三)延伸农业产业链条

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产业化组织,以农业生产为中心向前、向后延伸,将农业科研、农资供应、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农产品销售连接起来,形成上下游各环节紧密衔接、各主体共同参与的完整产业链。注重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将农业的多种功能与文旅康养产业有机结合,形成农文旅养相互融合的产业发展大格局。

以农业科技园为依托,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支持力度,通过农业科技引领现代农业发展。以农业产业园建设为抓手,重点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积极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健全鲜活农产品收集、加工、运输、销售各环节的冷链物流体系。加快建设各类农产品批发和零售市场,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农民经济合作社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移动互联、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积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现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同步发展。

(四)推进农业品牌建设

围绕应城市优势主导产业,制定农业品牌发展规划,以突出应城资源特色、品质特色、功能特色、历史沿革和文化内涵。加快打造一批安全、优质、标准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强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抓好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严格农业投入品管制,以品牌理念引导农业标准化生产,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注重引进并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等品牌创建主体,培养一批懂得农业品牌经营的优秀企业家,以及从事品牌农业生产的高素质农民,发展壮大农业品牌建设的优秀人才队伍。重点加强品牌创建,着力打造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特色农产品品牌,鼓励创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支持争创“荆楚农优品”,积极申请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等品牌认证,推进汤池甲鱼、应城糯米、黄滩酱油、三结春华豆皮等特色农产品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加强品牌宣传与推介,支持企业组团参加国家部委、省级政府组织的展销、洽谈会以及境外高规格展销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构建农产品品牌保护体系,建立区域公用品牌授权使用机制、品牌危机预警、风险规避和紧急事件应对机制,规范品牌应用和管理。

(五)着力推进现代种业工程

以糯稻、甲鱼、河蟹、小龙虾为主要培育目标,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产业协作体系,形成优良品种不断更新换代、高产和优质同步提升的良性循环。重点加大种苗基地建设,加大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投入,提高种质资源保存和评价能力水平;加大企业商业化育种体系投入,建设育种研发中心、测试体系;加大种子生产基地建设投入,提高基地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和集约化水平;加大种子管理能力投入,完善农作物品种试验体系、新品种引进示范体系、种子检测体系。到2022年,每个产品选定1-3个主推品种,如糯稻的红糯、珍珠糯和国泰糯3个主推品种,每个产品苗种生产企业达到10家以上。

二、完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落实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加大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力度,确保到2020年应城耕地面积保有量不低于74.70万亩。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完善耕地质量调查监测网络,推进耕地质量大数据应用,到2021年建成54.85万亩高标准农田。以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为重点,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中小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大力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及渠系完善配套。

加快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建设,实施“四线两点一体”的粮食物流体系工程。(即汉北河、汉宜公路、武荆高速、长荆铁路四条粮食物流线;湖北豪丰、应城国库两个省级物流节点;宏盛公司、杨河站、汤池站、雷湾站等若干收纳库点配套的粮食仓储物流体系建设。)支持粮油企业做好粮食物流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提升“四散化”装卸能力、仓储能力和信息化能力。着力提升粮食收储设施水平,提倡低温控温等环保储粮方式。加快仓库新建和“危仓老库”维修改造进度,改善仓储设施条件,鼓励社会多元市场主体发展粮食仓储设施建设。

(二)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围绕糯稻、畜禽、水产、蔬菜等农业产业,培养和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继续深入实施农业科技“五个一”工程,以农业科技示范园为平台,以糯稻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特色水产品加工园为主要载体,加大在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新模式方面的研发力度,推动在智慧农业、生物育种、加工技术、绿色生产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科学设置市、镇、村“三级联动”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着力构建以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机构为主体、经营性服务组织为补充、高校科研院所积极参与的“一主多元”融合发展的农技推广新格局,打通农技推广服务“最后一公里”。到2022年,实现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5%。

(三)提升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

推动糯稻、双低油菜等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积极推进作物品种、栽培技术和机械装备集成配套,加快形成农机农艺融合的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鼓励发展设施农业,支持园艺农业和现代集约化育苗体系建设。到2022年,全市主要农作物机械化水平70%以上。推进畜禽水产养殖设施化、智能化、标准化改造和污染防治,积极引进畜禽水产养殖等农机装备,提升渔业船舶装备水平。完善防汛抗旱应急体系,提升水利公共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和装备能力建设,提升森林病虫害防治水平。

(四)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水平

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按照“一个中心、三个系统”的基本思路,推进农业物联网试验示范和农业装备智能化,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一个中心”即应城农业大数据中心,“三个系统”即农业综合服务系统、农业物联网应用系统、农业监管与指挥调度系统。建设应城大数据中心,采集、整合农业环境、农业生产、农业市场和农业管理等基础信息资源,建立适应应城市现代农业建设的农业资源数据平台。建设农业综合服务系统,包括农业专家智能服务、农业技术服务等功能;建设农业物联网应用系统,包括生产环境监测与农业装备智能控制等功能;建设农业监管与指挥调度系统,包括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功能。

围绕重点产业,在农业产业园区和设施蔬菜基地,开展大田生产、设施园艺等领域的智慧农业规模化应用。鼓励规模以上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单位,以信息化园区为试点,探索发展种养循环的智能农场。

三、建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一)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农业生产托管等社会化服务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强对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的轮训工作。着力培育一批“六有”示范家庭农场、“六有”示范合作社、“六有”示范社会化服务组织和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使其成为规范运营、标准化生产和带动农民的标杆和骨干。大力发展机农一体、种养结合的家庭农场,完善家庭农场认定和登记注册办法,鼓励一批种养大户向家庭农场转型升级。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工程,健全示范社评选、监测、退出机制,支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联合社。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支持创建国家级、省级、孝感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共享资源、共同发展。支持湖北鲜野、葛蓬岗、天晓阖、俊培农机和祥丰家庭农场等一批一二三产业融合、适度规模经营多样、社会化服务支撑、与“互联网+”紧密结合的成长型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到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90家以上,新增孝感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家以上;全市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5家以上,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20家以上,省级示范家庭农场30个以上。

(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加快建立“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供给体系,促进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协调发展,增强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有效供给能力。

健全公益性社会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系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作用,建立健全镇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和村级农业社会化服务站点,确保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干事有队伍、工作有场所、推广有经费、服务有手段;对于政府服务能力之外的公益性服务,可采取政府购买商品化服务的方式完成,如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村道路建设、农业技术培训以及其他公益性服务。完善互助性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发挥其统一经营功能;鼓励农民合作社向社员提供各类生产经营服务,发挥其服务成员、引领农民对接市场的纽带作用;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基地建设和订单方式为农户提供全程服务,发挥其服务带动作用。大力发展经营性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支持各类专业服务公司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土地股份合作、土地托管、代耕代种、联耕联种、病虫害统防统治、秧苗统育统供等服务中,服务模式成熟、服务机制灵活、服务水平较高的优势,为普通农户开展专业化市场化服务。到2022年,基本实现镇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村级农业社会化服务站点全覆盖,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20家以上。

(三)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发挥村党组织对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公开化。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制订“一村一策”发展规划,转变集体经济发展方式,创新发展统一服务型、资产经营型、股份合作型、为农服务型等集体经济经营模式。

支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以土地经营权、集体资产和农业基础设施等,按照保底分红、按股分红等方式参股经营稳定、发展前景较好的农业主体和工商企业。支持和鼓励村集体牵头,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带动种养大户参股,动员村民广泛参与,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农业投资主体共同组建农林牧渔场。支持多个集体经济组织共同出资组建经济联合体,抱团发展集体经济。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以多种形式参与乡村振兴各产业链,盘活农村闲置资源,不断增加村级集体积累,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到2022年实现年经营收入50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强村达7.5%。

(四)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加大中心村的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改善提升小农户生产设施条件,鼓励通过承包地互换、土地流转等多种方式实现适度规模种植,增强小农户自然风险抵御能力。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专业化、标准化生产,采取订单收购、保底分红、二次返利、股份合作、土地流转、吸纳就业、村企(社)对接等利益联结方式,带动小农户特别是贫困户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多渠道增加收入。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绩效评价体系,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财政支农资金支持和项目审批、验收、示范评定的参考依据。允许将财政资金特别是扶贫资金量化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后,以自愿入股方式投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契约型、股权型利益联结机制,对农户土地经营权入股部分采取特殊保护。加强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的用途监管和风险防范,维护小农户权益。

第二节推进农业绿色生产

一、建立农业绿色发展技术支撑体系

针对制约农业绿色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应城糯稻、畜禽、水产为核心,划定2万亩以上种植面积、2个以上养殖场、2个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中连片开展绿色种养技术应用试验,建设绿色生产标准化试验基地,组织编制技术标准,推动规模生产经营主体按标生产,建立绿色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完善绿色发展扶持政策。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绿色农业技术体系、标准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政策体系和数字体系等六大体系,加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模式,为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借鉴和支撑。

二、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新媒体等途径,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舆论宣传和科学普及,提高知晓率和参与率。实施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工程,调整养殖区域布局,根据“三区”划定范围,制定“回头看”工作机制,积极排查禁养区关闭拆除工作,严格禁止复养。进一步完善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制定严格的监管机制,加强技术指导,加大资金扶持,三管齐下,从根本上解决有法不依、设施运行成本高等难题。水产养殖方面,根据水生态环境实际,全市107座湖泊、水库纳入禁投范畴;在公共水域严格执行渔业打非治违。合理规划建设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完成全市农业面源污染普查摸底工作。积极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推进农用地分类试点工作。

扎实推进农药、化肥减量行动。加强农药市场监管,提高病虫害预测预报精准度,加速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应用,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有效提升病虫害防治组织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力争到2022年全市统防统治面积覆盖率达50%;加大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基地的建设力度,计划到2022年,在绿色防控示范基地农药使用量减少27%以上。建立平衡施肥专家咨询系统,建立测土(植株)配方、生产、供应与技术指导于一体的产业化一条龙服务体制,探索制定“集约化合理施肥技术规范”,推广平衡施肥、绿肥种植等生物养地模式,推广有机肥料、生物肥料和农家肥,减少化肥用量。强化农药、化肥、饲料等投入品市场监管,严查未登记肥、劣质饲料肥料流入市场;到2022年,实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90%以上,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5%。开展农药市场专项整治活动,规范农药销台帐,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高毒禁用农药等违法行为,严格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流入市场、进入农田,积极探索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和集中处置机制。

三、推广农业绿色生产模式

因地制宜发展稻虾、稻渔、稻鳖等生态循环种养体系,引导建立粮饲统筹、农牧结合的绿色发展循环链,大力推广畜—沼—X(稻、菜、果、茶)等循环种养模式,建立健全绿色防控技术体系,促进农业绿色产业向纵深发展。大力发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支持规模养殖场发展生态养殖,改造圈舍设施,提升集约化、自动化、现代化养殖水平,推动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严格规范兽药、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加强养殖环境自动化控制;到2020年底,全市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设施比例达100%。严格按照水产养殖“三区”划定确定禁养、限养和养殖范围,在养殖区大力推广渔菜共生绿色种养模式,严格执行“三控”(控制投放密度、控制品种结构、控制捕捞强度)、禁止“三投”(禁止投肥(粪)、投饲、投药)、开展“三测”(水质检测、水产品检测和渔业生产潜力评测),实现渔业生态健康发展;积极开展池塘养殖尾水治理,按照2020年实现规模化养殖池塘尾水达标排放、2035年养殖尾水全面实现达标排放的既定目标,稳步推进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四、深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充分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大户作用,全面推广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技术,支持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代替能源企业扩大规模,鼓励村民发展草绳、草帘及草编工艺品,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探索畜禽规模养殖粪污的第三方治理与综合利用机制,科学规划建设畜禽粪污综合治理示范试点,逐步推进发酵罐有机肥治理模式。加快海山集团绿能汇生物能源项目建设进度,建设专业化生产、公司化运营的畜禽废弃物集中处理中心,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畜禽粪污利用机制,实现“工厂消纳、生物天然气、生物制肥”的商用转化模式,构建可持续的商业运行机制。支持规模养殖场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调动社会资本积极性,支持在田间地头配套建设管网和储粪(液)池等方式,解决粪肥还田“最后一公里”问题。积极探索农膜和其它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方式。积极探索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新模式,建设畜-沼-X(菜、果、茶)等循环种养试点。到2022年,全市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95%以上。

第三节重点发展三大主导产业

一、优质糯稻产业

以加快实施糯稻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核心,建设“一心两轴三区”的糯稻产业布局,夯实全国最大籼糯稻生产基地的产业基础,保障“应城糯稻”从基地到餐桌一条龙服务。

“一心”,即在陈河镇建设3000亩的糯稻现代农业产业园综合服务中心,设置糯稻品种研发、生产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仓储物流、冷链物流、糯稻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农民培训教室等功能分区。

“两轴”,即沿347国道和沿212省道交通发展轴。

“三区”,即建设绿色种植示范区、标准种植示范区和现代农业展示区。

持续改良糯稻品种,基本实现种植全程机械化;稳步推进田店镇、杨河镇、杨岭镇共10万亩“国家绿色种植基地”建设,打造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应城籼糯”现代化种植基地;高标准管控农业生产全过程,确保绿色糯稻产品质量;以糯米精深加工为基础,建设3000亩糯稻产业综合服务园;搭建农业物联网平台,布局省内中高端农产品市场,推介应城“珍珠糯”、“红糯”等大米品牌,形成农产品产加销全产业链可追溯体系。

到2030年,将应城糯稻产业园打造成“华中糯稻产业第一园”,完成集研发、生产、文化、展示展销、仓储物流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完成以“应城籼糯”产品为重点的农产品品牌建设,构建糯稻产业集群,引领农业产业融合,推动湖北现代农业发展,成为华中地区特色产业的标杆,全面建成全国糯稻产业发展示范区。

二、温泉旅游业

1.构建全域旅游大格局

以温泉养生为核心,积极创建湖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重点推进工农文旅养融合发展,构建“一核一区一轴一带”的全域旅游大格局,将汤池镇打造成全国温泉养生休闲旅游区,将应城发展成为养身、养心、养人、养老的“四养”目的地。

“一核”,即应城城区旅游集散核。建设“富水画廊”城区大富水故道沿线生态人文景观,建设西河古渡仿古旅游商业街(老城中央游憩区)、火车站内外两侧长荆公园(新城中央游憩区)、文峰滨河公园(城南中央游憩区)的城市休闲旅游商业圈。引导支持旅游商品开发,建立旅游商品开发购销体系,让旅游商品进景区、进市场,补齐旅游要素,激活旅游经济。

“一区”,即西北部膏泉休闲养生聚集区。包括汤池镇、杨岭镇、田店镇、杨河镇、城北办事处,是应城旅游资源最富集的区域,也是未来发展的重点区域。以汤池温泉为主打,构建汤池温泉、矿山公园、盐浴康疗为核心的“华中汤浴金三角”,打造集温泉、盐浴、泥疗、洞养等多功能的汤浴项目聚集区,同时通过遗址公园、森林氧吧、玫瑰生态园、旅游绿道等观光景点支撑,联合形成应城特色休闲养生产业聚集区。

“一轴”,即大富水旅游联动轴。包括富水河故道和新富水河沿线。以大富水水系为连接轴线,将应城西北部膏泉养生聚集区与南部乡村旅游区串联起来,因地制宜开发特色文化展示、体验、休闲度假等项目,打造成一条兼具膏盐文化和生态观光的旅游联动轴,带动周边乡镇共同发展。

“一带”,即南部鱼米乡休闲农业旅游带。以东西汊湖、龙赛湖、老观湖为主要节点,整合现有自然风光、农副特产、乡村特色风貌,通过农家乐、生态农庄及鱼米乡旅游综合体项目体系,打造具有江汉平原湖乡特色的乡村旅游观光带。

2.培育“旅游+”产业市场主体

抓好爱漫文旅小镇、杨河玫瑰小镇、侨亚龙池康养等特色小镇建设;加强陶家湖、葛蓬岗、香顺园、天晓阖等农旅养融合示范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义和虾稻基地创建省级乡村旅游后备箱示范基地;支持魏河油菜花基地、凤凰山生态园、田园农庄等一批乡村旅游、休闲农庄、星级农家乐高质量发展;支持全市农文旅养融合产业镇村、产业基地创建湖北省旅游名镇、名街、名村,打造应城旅游品牌。

3.整合自然、农业与文化资源

策划老观湖、东西汊湖、龙赛湖、花家大堰、富水清湾等原生态滨湖河道公园建设,促进樊家营古村落、新四村、阁老村、鸭棚村等村庄发展农旅融合产业,推动巡检司码头、临江老街、韩家坝等历史古村镇发展原生态文化旅游。围绕“农业+”和“+旅游”,将农业中的文化体验、休闲观光、教育科普、健康养生等多种功能融入旅游;保护好传统村落、传统民俗、传统建筑等宝贵遗产;充分结合田店蒲骚楚辞书院、汤池孝义文化园、杨岭红色文化宣传区,深入挖掘膏盐文化、蒲骚文化、灵泉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实现农文旅养融合发展。

4.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改造升级旅游通道,加快应城与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大别山片区的旅游交通互联,加强汤池西部、天鹅南部的外部交通互联能力,提升八汤线旅游公路等级;重点建设西部旅游绿道环线,南部湖区互通观大道,连接田店、有名店、潘集、雷湾、陈河、义和的西南部旅游纵线,形成旅游经济区域交通网络环线;加快启动市级旅游集散中心和汤池镇、矿山公园两个镇级游客集散中心运营,支持楚珍园、罗曼假日玫瑰庄园、葛蓬岗、陶家湖等一批重点农业景区建设游客接待中心。

增强高速公路服务区旅游服务功能,统筹设置城市干线、支线、旅游点入口处的旅游引导标识牌和旅游形象公益广告牌。实施“互联网+旅游”工程,建立旅游大数据中心和智慧旅游综合服务平台,加强现场管理、预警预报、应急指挥、流量监测、信息分析等工作,实现旅游公共服务智慧化。

到2022年,全市创建4A级景区4个,A级旅行社5家,星级饭店8家以上,旅游名村4个,开发出10个省内外知名的旅游商品系列,推出旅游餐饮名店、特色美食各10个,全市涉旅企业达到200家以上,旅游经济在孝感位居前列。到2022年,培育市级农旅融合发展示范点5—10个,打造农旅融合发展示范线1—2条,创建特色小镇3—6个。

三、膏盐产业

膏盐是应城工业产业中的主导产业,是调味品产业中的主打产品,也是康养产业中的主要原料。针对膏盐产业的多种功能和在环境保护中的历史欠帐,谋划膏盐产业转型升级,分类发展应城10大工业产业。一是做优做强盐化工、精细化工、石膏建材3个支柱产业;二是提升食品饮料、家居建材、生物医药、新材料4个主要传统产业;三是培育壮大高端装备、医疗健康、信息服务3个新兴产业。

以“一区三园”(市经济开发区、东城工业园、赛孚工业园、盐化工业园)为依托,重点实施产业升级改造工程,绿色循环发展工程、新兴产业培育工程,全面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工程,着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加强产品质量品牌创建。以城北“膏盐古镇”为平台,以国家矿山公园建设为抓手,以膏盐温泉养生为主题,高质量发展膏盐旅游产业。

到2022年,工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盐化工、精细化工、石膏建材三大主导产业产值超600亿元;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年均增长15%以上;培育产值过30亿元新兴产业2个以上;绿色制造进一步提升,到2022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5%,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到2022年,中国驰名商标达到5件、省级名牌产品达到10个;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到2022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达到80家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0%以上。

第四节高质量发展特色产业

一、畜禽产业

统筹考虑畜禽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重因素,强化产业空间布局,依据环境承载能力科学布局养殖场,构建“一园两区多基地”的畜禽产业布局。

“一园”,即在城北街道农产品加工产业园。

“两区”,即生猪养殖区和家禽养殖区。

“多基地”,即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

合理确定畜禽推广品种、规模和发展总量,按照“种养结合、相对集中、适度发展”的思路,推动畜禽生产向环境承载能力较大的乡镇转移。引进或培育带动能力强、绿色发展基础好、产品市场潜力大的畜禽产品加工企业,采取龙头企业“1+N”的抱团发展模式,借助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杨河镇和四里棚的仓储物流体系,形成“产业园+仓储物流+产业基地+农户”的模式,构建环境匹配、产业链完整、市场竞争力强的绿色畜禽养殖产业集群,带动中小养殖户融入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

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进度,积极探索种养结合的生态养殖模式。大力推广畜禽优良品种,优化品种结构,重点发展以三合镇、田店镇、杨河镇、郎君镇为核心的生猪产业示范基地;重点发展以四里棚、城北街道、天鹅镇、杨岭镇为核心的家禽养殖小区或养殖基地;稳步提高生猪、家禽饲养规模,适度发展牛羊等草食家畜,逐步实现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达到省内领先水平。

二、特色水产

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以减量增收、提质增效为目标,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水产养殖生产全过程,统筹生产发展与环境保护,严格执行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三区”范围,合理确定养殖容量,科学布设网箱网围,加快推进养殖尾水治理,发挥水产养殖生态修复功能。加快渔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优质、特色、绿色、生态的水产品。构建“一区两园三基地”的产业布局:

“一区”,即创建省级中华鳖特色水产优势区5000亩,推行“双水双绿”模式,发展“稻虾”(鳖、龟、鱼、蛙等)产业10万亩。

“两园”,即在义和镇建设特色水产品加工产业园,在天鹅镇建设冷链物流园。

“三基地”,即汤池镇中华鳖种苗基地,天鹅镇、义和镇小龙虾、河蟹、龟类、鱼类、蛙类等水产品种苗基地,义和、天鹅、陈河、汤池、南垸、郎君镇水产品标准化健康养殖基地。

制定精养鱼池改造计划,推进健康养殖、生态养殖发展。大力实施稻田综合种养、鱼菜共生等生态种养模式,重点建设汤池中华鳖种苗基地,打造华中地区最大甲鱼养殖基地,创建省级中华鳖特色水产优势区。建设天鹅、义和小龙虾种苗基地,重点在义和、天鹅、陈河、汤池、南垸等乡镇布局稻田综合种养基地。在义和镇建设特色水产品加工产业园,结合天鹅镇冷链物流园区建设,形成水产品产供销一体的现代化绿色养殖产业链。至2022年,省级中华鳖特色水产优势区创建成功;集中连片500亩以上的规模化养殖鱼池,全部实现尾水达标排放。到2035年,所有养殖区域尾水全部达标排放。

三、精品蔬菜

逐步扩大蔬菜种植规模,稳定大棚精细蔬菜面积,依托水生蔬菜优势区,大力发展优质水生蔬菜,构建蔬菜产业“一园两区多点”的产业布局。鼓励发展人和荸荠、临江芋头、白湖莲藕等“应城特菜”,积极推广“鱼菜共生”综合种养模式,重点发展3万亩优质莲藕生产基地。

“一园”,即特色水产品加工产业园,设置水生蔬菜功能区。

“两区”,即以老城区和城南新区为核心的大棚精细蔬菜发展区和以陈河、义和、南垸、天鹅、郎君、东马坊为主的水生蔬菜发展区。

“多点”,即多个特色蔬菜基地。

加大种业研发力度,积极改良蔬菜品种,重点向营养保健型、绿色食品型方向转变;实施“菜篮子”工程,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建设万亩优质蔬菜核心示范基地,提高蔬菜加工水平,探索精品蔬菜出口创汇路径。完善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加快蔬菜产品市场流通速度,逐步形成蔬菜产业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格局。

第五节积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

一、创新发展健康养老业

大力发展生态养老、旅游养老、农家养老等新型健康养老产业,通过休闲农业、食品加工、生态康养旅游、健康医疗服务等产业,推进农村养老与医疗、保险、旅游融合发展,构建大健康产业体系。依托特色农业基地和农业产业园区,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庭院式”休闲养生养老基地、“分布式”农家休闲养生小院、医养护一体化的养老综合体。到2022年,实现养老综合体建设项目零突破,稳步推进健康养老业,缓解我市超老龄化社会的养老问题。

二、大力发展“智慧农业”

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5G、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实现“三农“产业的数字化、智慧化、低碳化、生态化,实现“农业”高效、智能、智慧、精细和可持续发展。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作为重要突破口,健全农村现代流通体系。以实施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为契机,培育壮大农村电商企业主体,在特色农产品主产区,鼓励电商企业自建产品供应基地,扩大经营规模,打造特色电商产品精品名牌。积极培育农村电子商务人才队伍,逐步实现网上订货、配送、结算的农村电商流通新模式,打通“消费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通道。到2022年,打造1—2个“电商小镇”,优化提升市、镇、村三级综合服务网点和物流配送体系,加快实现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

三、着力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业

着力构建以应城市商贸物流园为中心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北部在杨河镇商贸物流园建设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南部在义和镇特色水产品加工产业园建设水产、水生蔬菜批发市场,西部在汤池镇建设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中东部在城北街道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建设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建立健全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完善农产品初加工中的冷藏、保鲜、仓储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四里棚街办和天鹅镇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引导农产品生鲜直销、网络销售、连锁配送等新业态健康快速发展。到2022年,形成东西南北中5大农产品批发市场,中北部四里棚、南部天鹅镇2大冷链物流中心。

第五章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牢固树立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构建强大的生态保护屏障,加强水土环境综合治理,促进生态系统逐步修复,建设优美舒适、生态文明的美丽应城。

第一节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一、扎实推进“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

继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统筹推进厕所革命、精准灭荒、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

按照“宣传发动、试点先行,示范引领、统筹协调”的原则,加速推进厕所革命;到2020年,全市农村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100%,基本实现城乡公共卫生设施“数量充足、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服务到位、卫生环保、如厕文明”的目标,深化和完善厕所管护机制,确保“厕所革命”成果真正长久惠及广大农民。借鉴国有林场、杨岭、三合、天鹅等6个乡镇提前完成“精准灭荒”三年行动计划的经验,紧盯“一年全绿化、两年大提升、三年见成效”的工作目标,采取领导办点、部门指导、乡镇协调、公司造林等办法,全力推进荒山绿化;把推进村庄绿化与精准灭荒和“绿满蒲城”行动结合起来,全面完成1202.5亩荒山造林任务,继续扩大“绿满蒲城”成果,积极开展村旁、路旁、屋旁、水旁及闲置地绿化,继续开展“三小园”建设,实现村庄内外山清水秀、绿树成荫;到2020年,将全市80%以上村庄建成绿色示范村,到2022年,实现村庄绿化覆盖率达32%。稳步推进各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试运营,到2020年,全市所有乡镇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全部稳定达标运行,形成设施完善、管网配套、在线监测、运行稳定的乡镇生活污染治理体系;分步推进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到2022年,全市30%的村庄建成污水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垃圾收运系统,按标准配备保洁员、配足垃圾收集转运装备设施,提高垃圾中转运输能力,推广环卫市场化服务,加快推进城乡垃圾治理全覆盖;到2020年,全市形成从生活垃圾产生到终端处理全过程的城乡一体、全域覆盖的链条式管理体系,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明显提升,其中建制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低于70%,城乡生活垃圾治理实现“四有”,即有良好的收运装备、有完善的收运体系、有符合国家标准的处理设施、有健全的运行保障机制;到2022年,全市村庄生活垃圾治理实现全覆盖。

按照《湖北省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积极制定五年行动计划。探索和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制定垃圾分类宣传工作方案,通过粉刷宣传标语、制作宣传画、发放宣传资料和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方式使垃圾分类家喻户晓。在东马坊、汤池镇等乡风文明建设较好的乡镇,遴选9-10个村,建设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出台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相关规定,建立生活垃圾收费与分类政策激励并行机制,提升垃圾分类工作成效。

二、全面提升村容村貌

按照《中共应城市委应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改善农村人民环境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的实施方案》,全面开展村庄综合整治。加快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坚持“原真性保护、原特色利用、原居式开发、原村庄提升”的原则,致力保护乡村风貌、传承乡村文脉、凸显乡村风情、留住乡村记忆。因地制宜确定农村危房改造方式,完成农村现有存量危房改造,有序推进农村危旧房、破旧闲置房拆迁改造,进一步美化村庄整体环境。整治村庄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集中清理私搭乱建、乱堆乱放、电气线路私搭乱接等现象。引导农户整齐堆放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农用物资等物品,促进庭院内外整洁有序、室内卫生舒适、村庄环境优美。加强村内道路建设,解决村内道路泥泞、村民出行不便问题。分批推进主要村道、中心湾、公共活动场所照明亮化。全面改善地上地下水体水质,达到可游泳、可洗衣、甚至可洗澡的质量要求。到2022年底,实现全市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全覆盖,县市级及以上美丽乡村占比大于60%。

三、健全完善长效管护机制

建立由市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第三方参与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工作机制,各乡镇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保障经费来源、配备专业人员,确保制度化、规范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运行维护管理,推行环境治理依效付费,探索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农户付费制度。对乡镇及村庄污水处理实施最优惠电价政策。加大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投入,市级财政将运行管理费用纳入保障。建立健全严格的考评制度,依法简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项目审批程序和招投标程序。

第二节保护与修复自然生态系统

一、重点加强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严格保护大富水河斑鳜鱼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汉北河瓦式黄颡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龙赛湖(细鳞鲴翘嘴鲌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东西汊湖、老观湖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范围。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完善目标考核制度,加大水环境监管力度,严格河流、湖泊、湿地等用途控制,严格遵守水产养殖“三区”划定范围,加强退垸还湖、退田还湖、退渔还湖工作,全面清理非法开垦土地。持续开展“湖库禁投”、拆围和渔业“打非治违”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龙赛湖、东西汊湖、老观湖等水质良好水体的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在龙赛湖、富水河、汉北河等水生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区和老观湖湿地公园实施全面禁捕,确保全市湖泊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到2022年,全市重要河流湖泊等主要水体和考核断面水质均稳定达标。

严格控制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的开发建设,开展重要湿地生态系统人工修复,逐步实施湿地野生植物引种工程、湿地恢复工程和水环境生态修复工程等,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加强对府河、汉北河、大富水等重点流域和老观湖、东西汊湖等重点湖泊、平原水网河湖湿地的保护和管理,推进老观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构建网络式河流生态廊道及河岸植被带缓冲区,重点保护缓冲区内滨水林地、河滩湿地以及地下水系统。力争到2022年,湿地保护率达80%以上。

针对应城市水土流失存在的严峻形势,要加强顶层设计,以全市各小流域为单元,编制《应城市水土保持规划》,因地制宜地开展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采取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调水引流、生态修复等措施,加大对老县河、盐水河、护城河等黑臭水体的治理力度,综合治理漳河、府河、汉北河、短港、大富水等河湖及流域水环境,并定期向社会公布治理情况,到2020年底,全面完成黑臭水体治理目标。狠抓工业集聚区水污染治理,实施工业企业综合整治,到2020年底,未入园的化工企业全部关停搬迁,分类入园。

除加强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外,还要加强大气、噪声、固体废弃物等环境污染的防治,塑造优良的自然生态系统,为创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市打下坚实基础。

二、完善森林生态体系建设

充分利用座庙山系、龙山山系等六大山系,结合生态环境条件,建设水土保持林或特种经济林,形成自然山体生态屏障圈;继续在大富水、府河、漳河、汉北河等河流沿线实施人工造林,完善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在南部湖区的钉螺区营造血防生态防护林;在大富水流域和府河流域沙漠化土地营造防风固沙林;在规划区域完成农田防护林网建设工程;在西部旅游线路建设生态旅游防护林带;持续推进在高速公路、重要公路沿线、老县河水系等开展的(路旁、河岸)绿廊系统建设及连通工程;在龙赛湖、东西汊湖、老观湖、短港水库等湖泊湿地建设湿地防护林带;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封山育林和植被修复,积极推进绿色示范村、绿色示范乡镇建设。加强森林经营力度,做好过熟退化防护林改造和中幼林抚育工作。继续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推进有名店等国有林场规模化,建设国家储备林及用材林基地,实现森林体系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优化田园生态系统

大力整治田园生态环境,建设完善生物缓冲带、农田林网、灌溉渠系、植物篱等田间基础设施,构建生态平衡、环境优美的田园生态系统。积极推广环境友好型生态种养技术,保护病虫害天敌,恢复田间生物群落和生态链。保护和改善田园生态景观,优化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拓展农业生态观光、休闲体验等功能,培植田园综合体,打造生态美丽田园。

第六章焕发乡村文化新气象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采取符合农村特点的有效方式,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打造应城传统文化品牌。

第一节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

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深入挖掘拓展农村宣传教育阵地载体功能,采取符合农村特点的方式方法和载体,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民主法治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切实增强农村干部群众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

二、深入推进农村诚信道德建设

充分挖掘应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推动“孝文化”传承发展。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依托数字乡村战略,发挥全媒体对农村良好社会风气的宣传和引导效用。建立健全覆盖农村的征信系统,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推进农村道德讲堂建设,弘扬劳动最光荣、中华孝道,强化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社会风尚。充分调动村“两委”,鼓励农民群众开展道德评议活动。规范开展“道德模范”、“荆楚楷模”等宣传活动,广泛开展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等评选表彰活动,深入宣传道德模范、典型事迹,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三、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

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服务功能,加强乡村学校、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村级文化长廊、固定宣传栏等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注重农村思想文化宣传人才挖掘和队伍培养。健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农村社会心态。加强农村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强化农村群众性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和寻找“荆楚最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县级及以上文明村和文明乡镇的占比。完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长效机制。

第二节弘扬应城优秀传统文化

一、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延续应城乡村7种文化血脉,因地制宜保护利用好传统村落、传统民居、文物古迹、农业遗迹等农业文化遗产,切实保护好蕴涵乡村文化的物件和建筑。到2022年,田店镇沈家湖蒲骚古城遗址建成蒲骚楚辞书院,保护传承古蒲骚文化;在汤池温泉景区建设李白、玉女故事景观和欧阳修孝义文化园,宣传和保护汤池灵泉文化;保护和修缮杨业功故居、季伟红色村等红色革命遗址和名人故居,传承应城红色文化;结合农耕特色小镇和水乡休闲小镇建设,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水乡文化和饮食文化。扶持培养乡土文化能人和非遗传承人,定期组织各类民俗文化节,保护和传承应城各类民俗文化。

加强汤池传说、应城膏雕、黄滩酱油制作工艺、金漆木梅花制作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重视发现并申报新的非遗文化项目。建立非遗管理机构,配备专业专职管理人才,安排专项资金,建设非遗传承基地,开发非遗文化产品,创新开展各类与非遗文化相关的宣传推介活动,注重与其它产业结合发展,在有效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将非遗文化发扬光大。

二、打造特色文化产业

大力实施“非遗文化+农业+旅游+养生”行动,建立城乡文化互动融合发展机制。大力支持汤池温泉、侨亚龙池康养、爱漫文旅小镇、罗曼假日玫瑰庄园、膏盐古镇等旅游项目,实施非遗文化进景区工程,将膏盐文化、汤池灵泉传说等非遗文化与现代旅游、养生相结合,同时配套一批生态农业项目,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创意产品、民间艺术、民俗表演等,创新一批特色文化活动,推动乡村文化产业振兴发展。将文化产业与互联网、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实施黄滩酱油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培育和打造应城膏雕、金漆木梅花手工艺产品专业村,创建应城特有的乡村文化品牌。

三、营造文化传承良好氛围

充分发挥全媒体传播优势,广泛宣传传统民俗、村规民约。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村史馆,鼓励编制具有当地历史文化特点的文史书籍,如《陈河纪事》、《汤池镇志》等。支持开展村志、村歌、村史、村训整理编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进村组、进家庭,通过多种形式展示和宣传,形成全民参与、自觉传承、共建共创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社会风气。

第三节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按照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加强“四馆三场”(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非遗馆、博物馆,剧场、综合排练场、文体广场)建设,推进镇、村两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按照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五个一”标准建设群众文体活动场地。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恢复重建科技馆,加强校园小小科技馆建设,注重发挥科技馆先进科技知识普及主阵地的作用。发挥县级公共文化机构辐射作用,实现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加强流动文化设施建设。推进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推进“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实施“百团千队万能人”扶持工程、“百姓舞台”工程。鼓励发展乡村社会文艺团队和农村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建立完善乡村文化工作网络。到2020年,全市所有乡镇综合文化站达到国家三级以上标准,村(社区)文体活动广场实现全覆盖。

二、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以文化需求引导文化供给,建立乡村居民文化需求反馈机制,实行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推行“按需制单,百姓点单”服务模式,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提供目录,丰富基层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使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更加符合乡村居民的需求、更受乡村居民的欢迎。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健康适用的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与服务。开展“结对子、种文化”帮扶活动,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发展。持续推进“阳光工程”农村文化志愿培训行动。支持“三农”题材文艺创作生产,积极推出反映乡村振兴实践的优秀文艺作品。到2021年,全市所有社区和行政村实现全民健身设施全覆盖,所有的街道办事处、乡镇都有小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

培育乡土文化人才,扶持各类群众文化团队,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科学普及和文化娱乐活动。通过组织“文化力量·民间精彩”大型展演等形式,为农村文化队伍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以春节、国庆、农民丰收节等重大节日、纪念日为载体,组织开展有地方特色的群众性节日民俗活动。持续推进文化惠民活动,推动传统戏曲、全民阅读和经典电影进乡村。鼓励创新发展现代楚剧、摄影大赛、乡贤文化节、音乐诗会、体育比赛、文艺创作等各类文体活动。

第七章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

完善高素质农民培育制度,不断壮大农业专业人才队伍,搭建乡村“双创”体系服务平台,加强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经营人才、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

第一节壮大农村人才队伍

一、大力培育高素质农民

全面建立高素质农民培育制度,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龙头企业等主体承担培训,重点培养生产经营型和技能服务型高素质农民。强化培训认定、政策扶持、跟踪服务,鼓励和引导农民参加农业职业技能鉴定,鼓励企业和用工单位按照技能等级评聘岗位人员并建立配套的薪酬制度。重点培养应城省级百佳农民田间学校,针对农业产业发展趋势,制定学习内容,开展实习实训、参观考察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实效性。健全完善高素质农民队伍工作体系,从队伍建设、教育培养、政策支持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促进高素质农民全面发展。优化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结构,坚持面向产业、融入产业、服务产业,着力建机制、定标准、抓考核,形成“一主多元”的教育培训体系,实施好农业经理人、现代青年农场主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等分类培育计划,积极探索在高素质农民培育中开设重点班,衔接学历提升教育。

二、加强农村实用性人才培养

制定农村实用性人才培养计划,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示范培训力度,开展“村支两委”促乡村振兴培训行动,实施一村多名大学生、中职生计划,实施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计划。加强农村实用人才职业教育,以高素质农民、农村基层干部等为重点,依托农广校系统通过“半农半读”、弹性学制等方式,组织农村实用人才就地就近参加中等职业教育,提升学历层次和技能水平,培养一批复合型人才。

三、强化农村专业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三农”领域专业服务人才培育力度,提高农村专业人才服务能力。加强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公益性和经营性农技推广融合发展机制,允许农技人员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合理取酬,全面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加强涉农院校和学科专业建设,大力培育农业科技科普人才。支持高校、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养和引进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落实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和企业挂职、兼职和离岗创业创新制度。大力实施科技特派员到农业合作社、涉农企业开展技术服务,领办创办科技型企业。实施基层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培训项目,培养一批农村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加强农业公共服务、综合执法等各类专业人才培养,鼓励各类人才到乡村创新创业。

第二节搭建乡贤“双创”平台

推广郎君镇、三合镇等乡贤人才引进模式,鼓励举办“乡贤座谈会”,“奉心聆高见、把酒话桑麻”等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创建乡贤沟通平台,建立常态化的交流机制。以乡情为纽带,吸引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教师医生等各类专业人员、创业成功人士等乡贤人才,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行医办学、捐资捐物等多种形式支持农村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乡风文明建设。

加快将现有支持“双创”的相关财政政策措施向乡贤人才创业创新拓展,鼓励乡镇和有条件的村建立返乡创业特色产业基地、返乡创业小企业基地等“双创”试点,支持乡贤人才通过组建创业团队,与其他经营主体合作组建现代企业、企业集团或产业联盟。鼓励乡贤人才与村集体、农民开展股份合作、租赁、流转等合作发展,着力在“互联网+”、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涉农领域培育一批领军型创业者。

第三节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一、创新农业科技青年人才培养模式

借鉴“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加强农业科技青年人才培养力度。由农业高校、农业职校、农业科研院所、田间学校等共同成立农业科技创新团队,设立“农业青年人才培养工程”,突破学历界限,可在高素质农民中择优推荐。创新培养机制,强化实践锻炼,提升素质能力。加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强化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地方创新团队建设,依托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完善农业科技人才协同培养机制,大力培养农业科技青年人才队伍。

二、完善人才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

推进农业农村人才工作信息化。做好农业农村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服务系统、农业职业技能鉴定考务管理系统等整合优化工作,不断提升信息化服务能力和水平。用好“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之家”在线学习平台。统筹做好农村实用人才和高素质农民培育数据报送工作。组织各方面力量,围绕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有关重大问题,组织开展研究工作。

三、构建乡村人才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研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和管理办法,鼓励社会人才投身乡村建设。推进乡村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落实基层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聘、创业扶持、待遇保障等措施;适度增加高级职称岗位数量,拓宽专业技术人才职级晋升空间,注重考察实际工作业绩,放宽专业限制,实行“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基层专业技术职称评价使用制度。研究制定积极有效的人才待遇保障政策,强化人才服务,推进服务专家常态化、制度化,营造尊重人才、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环境;依托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做好返乡人才创业服务、社保关系转移接续等工作;推进村医免费培训计划、健全落实乡村教师各项福利政策;推进教师县管校聘;在各级专业人才推荐选拔评定时,注重向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倾斜;定期评选表彰和奖励长期在基层工作且业绩优异的各类乡村技术人才。

第八章健全“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

坚持党的领导,健全完善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深入探索村民自治实践、提高乡村法治水平、加强乡村德治建设,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社会新机制。

第一节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加强农村党组织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大力推进基层党建“整县推进,整乡提升”计划,实施“红色头雁”工程,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全面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和集体经济薄弱村党组织派出第一书记。坚持市级开展村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乡镇开展村“两委”干部全员轮训办法,提升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各项能力素质。加大在村医、村教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中发展党员力度,吸引返乡大学生、优秀务工经商人员、机关企业单位优秀党员干部、退休干部到村任职,努力培养讲政治、素质高、爱农民的农村干部队伍。严把党员发展“入口关”,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提高发展党员质量,认真落实党组织各项管理制度。积极向广大党员推广“学习强国”平台,使其真正成为党员干部理论武装的“加油站”。推行“四查两审一批复”制度,对“口袋党员”按组织纪律进行处置。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帮扶和党员创业帮扶机制,表彰奖励先进,关爱帮扶困难党员群体。

二、完善基层党组织治理体系

加强和规范制度建设,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提升党性修养和党性观念,切实提高党组织工作透明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不断健全民主管理制度。

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监督,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处力度。加强对落实情况特别是涉农资金拨付、物资调配等工作的监督,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严厉打击农村基层黑恶势力和涉黑涉恶腐败及“保护伞”,严肃查处发生在惠农资金、征地拆迁、生态环保和农村“三资”管理领域的违纪违法问题,坚决纠正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严厉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

三、落实农村基层党组织保障政策

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夯实基层政权,推动乡村治理重心下移,积极探索将资源、服务、管理下放到基层的方式方法。制定基层政府在乡村(农村社区)治理方面的权责清单,推进农村基层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建好用好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深化“五务合一”。全面执行以财政投入为主的稳定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政策。满怀热情关心关爱农村基层干部,重视发现和树立优秀农村基层干部典型,彰显榜样力量。

第二节创新乡村社会治理方式

一、探索村民自治体系组织结构

坚持自治为基,考察借鉴宜昌市秭归县“一长八员制”成功经验,完善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规范村民委员会等自治组织选举办法,健全民主决策程序。继续开展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工作,切实发挥党员议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推动村级事务“阳光工程”,严格执行村级重大事务“四议两公开”制度。总结前期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经验,根据村民自治实际,健全和完善在党建引领下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二、广泛开展法治乡村建设

坚持法治为本,强化道德教化和依法治理理念,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丰富宣传形式,突破传统思维,提高群众知晓率;突出重点内容,提高宣传质量,构建法治宣传常态化体系,用好宪法宣传日,提倡定期讲法日,提高群众法律意识。加强镇村两级综治中心建设,完善“1+5+X”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进法治示范村建设,增强基层干部法治观念、法治为民意识,将政府各项涉农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加大农村普法力度,大力实施农村“法律顾问”和“律师进村”工程,推进“四个100”法治示范村(社区),推进“雪亮”工程、智慧社区建设、坚持科技强警创建活动,着力建立乡村法律顾问保障机制,降低法律援助门槛,增加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渠道,加强对农民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强化法律在维护农民权益、规范市场运行、农业扶持保护、生态环境治理、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等方面的权威地位。

三、提升乡村德治水平

深入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全面普及“村规民约”,大力推行“道德公约”,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实现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干群融洽。积极发挥新乡贤作用。鼓励开展最美家庭、平安家庭、五好模范家庭推选,依靠模范的力量,起到见贤思齐的任用,提升村民的道德素质。深入推进移风易俗,遏制大操大办、相互攀比、“天价彩礼”、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深化农村殡葬改革,全力推行公益性节地生态安葬。深入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坚决抵制封建迷信活动,依法制止非法宗教活动。

四、广泛开展平安乡村建设

完善农村网格化管理机制,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推进智慧社区、“两车防盗”和物联网建设,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坚持科技强警,提升信息化水平。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推进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完善市镇村三级综治中心功能和运行机制。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严厉打击黄赌毒盗拐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切实把扫黑除恶同反腐斗争、“拍苍蝇”结合起来,有效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依法加大对农村非法宗教和境外渗透活动打击力度,依法制止宗教干预农村公共事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肃清社会风气,打好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创建平安乡村。

五、创新乡村社会服务模式

制定乡镇政府在乡村治理方面的权责清单,推进农村基层服务规范化标准化。整合优化公共服务和行政审批职责,打造“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的综合服务平台。在村庄普遍建立网上服务站点,逐步形成完善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大力培育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的农村社会组织,积极发展农村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鼓励开展“屋场院子会”等灵活多样的干群交流模式,让党员干部以心换心,将心比心的为群众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第九章完善民生保障体系

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促进城乡社会事业和谐共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第一节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一、精准完成脱贫攻坚

坚持“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体目标,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突出问题,全覆盖排查不落一人,全方位保障不漏一户,瞄准特定贫困群众精准帮扶,向贫困村聚焦发力。落实低保、医保、养老保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综合性社会保障措施,实现特殊贫困群体应保尽保。到2019年底,全面完成14649名贫困人口脱贫任务。

二、扎实巩固脱贫成效

坚持市镇村“三级书记”抓脱贫责任制,健全党委政府、纪委监委、职能部门、驻村工作队和村级组织“五方协同”机制,不断完善领导、人员、经费、作风保障和督查考核问责五大机制,压实主体责任。坚持党建引领,突出扶志与扶智,深入推进宣传教育、典型示范、培训就业、干部帮扶、政策激励“五位一体”的“两扶”模式,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加快补齐贫困群众“精神短板”,让贫困群众想干、会干、主动干。坚持开发式扶贫和保障性扶贫统筹实施,把开发式扶贫作为脱贫基本途径,不断加强和完善保障性扶贫措施,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脱贫。稳定脱贫攻坚政策和工作体系,坚持扶贫政策不变,扶持力度不减,健全扶贫项目管护机制,严格落实资产所有权、经营管理权、收益权、监督权“四权分置,定期开展专项督查,确保扶贫资产长期发挥效益。建立致贫返贫预警机制,动态监测不稳定脱贫户和边缘户,做好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帮扶。在市镇村三级设立扶贫基金,重点用于因病因灾因事故等突发情况致贫人口,通过补助、救助、兜底等多种方式尽快长久脱贫。到2020年底,稳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三、研究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深入研究接续推进减贫工作,将解决相对贫困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安排。制定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实施办法,加强规划、政策、考核等衔接。

第二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一、加速农村交通物流网提档升级

坚持“政府主导、分级负责;问题导向、规划引领;多元筹资、注重效益;完善机制、奖优罚劣”等四项原则,以农旅养融合示范线建设为主线,稳步推进《应城市“四好农村路”建设规划》落地实施,实现自然村道路畅通全覆盖、农业旅游景点全覆盖。重点实施提档升级工程、安全保障工程、危桥改造工程、美丽农村路工程、管养提升工程和运输服务提升工程共“六大工程”。按照规划标准,加速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进一步加快公路安全生命防护“455”工程建设,全面提高农村公路安全保障能力;加大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工作力度,基本消除县乡村公路四、五类危桥;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组织开展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整治和绿化美化,到2022年,实现每个乡镇有至少一条示范乡道,每个行政村有一条示范村道;将农村公路管养资金纳入一般公共财政预算并建立稳定增长机制。全面推行“路长制”、“专业公司+农户”等管养模式,推进市镇两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设置率实现100%。

完善农村客运和物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以乡镇客运站为中心、公路沿线停靠站、点为依托的多层次农村客运站点体系;鼓励县级仓储配送中心、乡村物流快递公共取送点建设,到2022年,实现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节点全覆盖,形成以干线物流为支撑,以乡、村物流配送中心为依托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大力推进“一点多能、多站合一、一网多用、深度融合”的一体化乡村综合运输服务站建设,促进城乡物流网络共享融合。

二、加大水利设施建设力度

1.补强防洪基础设施短板

实施农村基层防汛预报预警及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紧抓防洪设施短板,全面核查大型堤防工程达标情况,对于险工险段和水闸病险等突出问题,要“列清单,明责任,定期限,严考核”,到2020年底,全面完成大型堤防工程除险加固等工程,全面提升大型水利设施洪涝防御能力。加快中小河流连通疏浚和系统治理,制定治理规划,按规划确定的防洪标准在河道两岸布设堤防,全面提高水资源调控和抵御常遇洪水的能力。加强河道保洁和设施维护,建立中小河道轮疏机制,完善水资源调度方案,提高水资源调控能力。到2022年底,全面完成中小河流系统治理工程。

2.加大民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保障饮用水源安全,尽快完成“百吨千人”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全力开展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工作,构建“城乡联网、区域联供,集中为主、分散补充”的新型农村供水格局。全面核查突出问题,新建或扩建一批水厂,改善供水规模小和区域性缺水等问题;定期进行净水处理,并将其作为常规管护工作,责任到人,保证供水水质;建立供水管网统一管护工作机制,组建管理队伍,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信息化建设,保障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专业化。

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工程,重点对年久失修、老化破损的水利设施进行更新改造,并形成统一管护工作机制,彻底解决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强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排查工作,重点对工程建设标准低,施工质量差,配套设施简陋不全,年久失修的水库进行安全检测,杜绝安全隐患,确保水库安全运行。

3.强化水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

区域性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保护与节约利用水资源,建设节水型乡村势在必行。持续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加快实施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提升改造工程,到2022年,中型及以上灌区全部配备取水流量在线监控设备,实现农田可灌溉面积全部达到节水灌溉标准。着力规划实施水源调蓄工程,提升水资源供给保障能力,增加抗旱水源储备规模。

三、构建农村现代能源利用体系

优化乡村能源供给结构,有序推进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实施天然气“气化乡镇”工程,大力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大力推广农村沼气和生物质节能灶;加快推进畜禽粪污能源化利用,因地制宜发展规模化沼气,大力提升“三沼”利用水平,到2022年实现乡镇天然气通气比例达到40%以上。继续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加快建设一批供变电项目,改造低压线路。新建垃圾发电项目,积极推进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提升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

四、推动“智慧乡村”建设

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推进光纤宽带向自然村湾延伸,加快乡村地区宽带网络覆盖步伐。重点加大镇村等薄弱地区移动通信基站建设,奠定“智慧乡村”发展基础。全面推进行政村信息服务站点建设,到2022年,实现村级站点建设全覆盖。持续推广农村信息化服务设施应用,积极探索信息化在乡村的应用领域,推动远程教育、远程医疗、金融网点进村、“智慧农业”、“智慧养老”等多种形式的新经济业态在乡村落地开花。

第三节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一、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统筹规划、合理调整农村基础教育学校布局,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积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四统一”和“两免一补”政策全覆盖。到2022年,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全面发展学前教育,到2022年,确保每个乡镇建设1所中心幼儿园,村级幼儿园普及率达30%。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加大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力度,重点办好1所中职学校。加强城乡一体的学校信息化建设,探索建设“互联网+教育”的网络学习空间新模式,建设数字化校园。选择乡村中小学数字校园试点,到2022年,乡村中小学数字化校园覆盖率达30%。加强乡村老师队伍建设,全面推行中小学老师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推进市域内教师资源均衡配置,落实中小学教师工资收入水平相关政策,教师职称评聘向乡村学校教师倾斜。

二、推进健康乡村建设

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政策,改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基础条件,改扩建乡镇卫生院规模,建设规范化的村卫生室,配备基本医疗设施设备,提升基层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到2022年,实现基层社区和农村卫生服务全覆盖。着力提升乡级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合理设置公共卫生服务岗位,落实公共卫生人员的福利待遇,规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行为。到2022年,实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0%以上。加强乡村医师队伍建设,村医实行“乡管村用”。取得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资格的村医,逐步纳入乡镇卫生院编制管理,推动村医职业化。到2022年,乡镇卫生院专科及以上学历人员达50%,取得执业助理医师的村医达30%。

持续做实医疗紧密型联合体,落实市各大医院、专科联盟和科研基地、推进医共体建设,分别与乡镇卫生院建立医疗共同体制度。创新城乡人才交流模式,制定医联体内医生多点执业,合理取酬机制。加快乡村远程医疗系统建设步伐,推广“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模式。完善全民健康信息综合管理平台,推进乡镇卫生院远程会诊网络服务。大力实施乡镇卫生院特色科室建设,设立中医药科室,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积极推动省级卫生乡镇创建工作。着力强化健康扶贫、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重大疾病防控力度,加快实现城乡一体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三、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能力

按照“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和各项政策文件,针对我市已进入超老龄化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创新孝老敬老体制机制。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全力推进农村互助照料中心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管理服务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到2021年,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覆盖率达到80%以上。探索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尝试第三方机构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杜绝安全隐患。积极培育社会组织,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着力办好老年大学,丰富学习内容,建设文化养老体系;积极探索并逐步建立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升老年人幸福指数。探索农村福利院分类供养模式,探索服务外包、托管运营模式,加大对养老机构的监督管理力度,积极开展养老机构星级评定工作和“平安养老机构”创建活动,确保提升服务质量,保障老年人生命财产安全。

四、健全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

健全落户统计体系,加强外来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开展人口信息基础数据核实工作,准确反映全市人口数据信息和城镇化率指标状况;制定完善进城落户农民“三权”维护、住房保障、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等激励机制,建立城乡均等化公共服务机制,扩大转移人口社会保障覆盖面,健全住房保障制度,平等享受科教文卫体等公共服务;逐步建立完善进城落户农民在农村的相关权益退出机制,引导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

五、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救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做好农民重特大疾病救助工作。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为贫困人员代缴养老保险制度,做好农村社会救助兜底工作。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残疾人以及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程。完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设施建设,完善分类救助管理办法。贯彻落实《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和《烈士褒扬条例》,妥善安置退役士兵,认真做好军休干部工作。

六、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建立健全自然灾害防治管理体制,强化政府部门的防灾减灾救灾主体责任,按规定落实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和工作经费。加强与国土、农业、城乡建设、气象等部门的业务联系,通过河湖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田水利、城市防洪排涝等防灾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提升防灾水平;到2022年新增3个国家、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在易灾乡镇以学校、安全厂房等为基础建设应急避难点;加快建设救灾物资储备仓库步伐,积极配备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基地。

七、完善殡葬基本公共服务

完善殡葬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健全服务功能、优化服务环境,改扩建市殡仪馆项目,按照“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的原则,分步骤扩大惠民殡葬减免对象、减免项目和服务范围;制定《应城市公益性公墓建设规范》,加快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到2022年,中心集镇至少有1座公益性公墓,以村或联村建成50—100座村级公益性公墓,确保乡村火化率稳定100%。因地制宜大力推进镇、村生态墓地建设,倡导节地生态安葬;

第四节着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一、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通过产业链延伸,大力发展文化、科技、旅游、生态等特色产业,实施家庭农场与现代农业衔接行动,培育高素质农民、现代青年农场主,开展多样化的联合与合作,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把家庭农场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扶持家庭农场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体验农业、定制农业。实施农村电商工程,开展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农企对接,打通农产品上行“最先一公里”和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帮助小农户对接大市场。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等途径,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培育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落实农业综合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保障农民种粮收益。

二、强化乡村就业创业服务

充分发挥市人力资源市场和湖北就业信息网的主渠道作用,立足线上线下两个主阵地,搭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大力服务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充分利用招聘平台开展各类大型招聘会,鼓励利用各类媒体进行招聘和用工信息宣传活动,扩大就业信息在乡镇的覆盖面,增加农民工就业成功率。结合精准扶贫,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解决贫困户就业问题。利用平面媒体全域宣传创业担保贷款的相关政策,以创业担保贷款发放为着力点,鼓励返乡农民创业。

三、提升农民就业创业质量

加强与各乡镇、工业园区、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联系与沟通,及时全面了解培训需求,实现培训资源共享。拓宽培训渠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力促农村劳动力由“劳力型”向“技能型”转变。鼓励开展创新创业培训、留守妇女培训等各类技能培训,针对幼儿抚育、养老等新兴领域,促进农民多渠道转移就业。

第十章规划实施保障

坚持党的领导,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狠抓落实乡村振兴工作机制;注重规划引领,合理布局,坚持科学推进,分类施策,抓好评估考核,扎实有序推进乡村振兴。

第一节加强党的领导

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强化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健全市党委统一领导、市政府负责、市委农办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机制。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市直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协同配合,形成乡村振兴工作合力。市委市政府要加强乡村振兴制度建设,完善乡村振兴的地方性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强化市场监管。

第二节注重规划引领

以本规划为统领,各乡镇(街道)科学编制乡村振兴规划实施方案,合理规划村镇发展体系,明确各阶段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加强各类规划的统筹管理和系统衔接,乡镇着重编制村镇建设和产业规划,市委市政府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抓紧编制或修编村庄布局规划,各级规划要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

第三节保障乡村振兴用地

围绕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重点,全面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构建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颁证、流转交易、价值评估、融资担保、仲裁调解“五大体系”,大力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改革,促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以村庄规划为基础,探索宅基地所有权、使用权“三权分置”制度,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创新农村闲置集体建设用地使用途径,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路径,重点保障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用地需求。依托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全域推进村庄布局调整建设,助推集体经济发展,拓展乡村振兴用地范围。

第四节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机制

健全农业农村财政支出优先保障和稳定增长机制,调整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进一步提高农业农村投入比例,确保涉农支出总量只增不减。优化财政供给结构,加大政府投资对农业绿色生产、可持续发展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投资引导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性作用。建立支农专项资金集中决策机制,统筹整合支农资金,通过以奖代补、贴息、建立担保和合理回报机制等方式,撬动社会和金融资本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现代绿色农业、产业融合、生态修复等项目。挖掘现有金融机构惠农深度,助力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加大对乡村振兴的信贷支持。完善村镇银行准入条件,优化村镇银行设立模式、提高覆盖面。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大型农机具、农业生产设施抵押、动产质押等创新类贷款业务。结合农村社会综合管理与精准扶贫,探索定时定点金融服务,设立乡村振兴金融超市,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提高乡村居民享受均等化金融服务的普及率。

第五节抓好评估考核

本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及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要明确责任主体和进度要求,建立规划实施督促检查和第三方评价机制,确保质量和效果。根据《湖北省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办法(试行)》,应城市于2020年初启动对镇、村两级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绩考核工作,考核将聚焦年度性或阶段性重点任务、重要工作、重大举措,围绕脱贫攻坚、粮食安全、乡村产业、农民增收、人居环境、乡村治理六个方面的工作,按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确保乡村振兴落地见实效;2021年开展规划中期评估,2023年开展规划后评估。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农交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农交网”。

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