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6666-737
农交网APP

农交网APP

扫码下载

农场管家APP

农场管家APP

扫码下载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关注有礼

商务合作

农交客服

扫码咨询

2021年化隆县关于促进高原特色农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2021-11-25 10:42:16来源:化隆回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阅读量:1035

2021年08月27日,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化隆县关于促进高原特色农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化政办〔2021〕154号)。如有化隆回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农村产权交易问题,请咨询化隆回族自治县农村产权交易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农村产权交易。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全市畜牧业竞争力不断强化,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明显增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供应能力和质量稳步提升,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省内外输出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到2030年,高原特色现代农区畜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2021年化隆县关于促进高原特色农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化隆县关于促进高原特色农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0]31号)和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高原特色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青政办[2021]20号)《海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促进高原特色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青政办[2021]51号)文件精神,全面推进我县高原特色农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盯乡村振兴政策变化和投资导向,结合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创建,加快畜牧业生产转方式、调结构,持续强化科技支撑政策支持和法治保障,强化动物防疫和加工流通建设,不断提升农区畜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形成高原特色现代农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为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贡献化隆力量。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立足“生态青海、绿色农牧”,加快推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高质量利用农牧区饲草料资源,合理利用天然草地资源,突出“农牧结合、草畜联动、种养循环”,坚定走人草畜协调平衡、生态生产生活共赢的绿色发展路子。

2. 坚持市场主导、资源配优。充分尊重和发挥市场在特色畜牧业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消除发展壁垒,蓄积内生动力,释放产业活力,提高产品竞争力,増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省内外输出能力

3.坚持防疫优先、安全生产。始终将动物疫病防控作为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和人畜共患病防治的“前沿关口”,履行政府、部门、养殖场(户)、屠宰厂防疫责任,形成防控合力,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

4.坚持政策引领、加大扶持。围绕特色农牧业区域布局,落实畜牧业政策,强化政府对防灾减灾等重大公益性事务的支持,强化示范引领效应。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市畜牧业竞争力不断强化,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明显增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供应能力和质量稳步提升,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省内外输出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肉产量达到1.9万吨,牛羊肉自给有余,牛奶、猪肉和禽蛋省内自给率保持在70%以上;农区规模化养殖率达50%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9%以上。到2030年,高原特色现代农区畜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二、构建高原特色现代农区畜牧业发展格局

(一)加强高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实施畜禽良种工程,继续大力发展肉牛、奶牛标准化冷配点,支持冷配点进场(户),加快奶牛、肉牛改良步伐;加大良种牦牛、良种肉羊引进与推广,提高牦牛、肉羊生产性能。构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体制机制,加强地方品种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区)、土镟鸡等地方品种保护及杂交利用积极鼓励支持养殖企业引进优良畜禽品种及其遗传物质,推广现代化良种扩繁技术,积极开展自繁自育,扩大良种畜禽存栏规模。开展地方特色畜禽品种育种攻关,推进生猪养殖、鸡产业发展。积极争取资金,加大种畜良种补贴推广力度,加快优良品种推广应用。(县农科局、发改局、财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不断优化言牧产业区布局。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种养互促,绿色高效”的原则,调整优化畜禽产业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推进肉牛、肉羊及奶牛养殖向饲草料种植区域布局,突出生猪、奶牛、肉牛、肉羊、家禽规模养殖及种养循环,提升养殖工艺水平。按照“品种优良化、设施现代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的要求,打造一大批生猪、牛、羊、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和家庭农牧场及种养循环示范典型,建设一批龙头型集约化养场、奶牛场、蛋鸡场,促进农牧同步发展。(县农科局、发改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持续推进肉牛肉羊产业发展。认真落实省政府《加快牦牛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藏羊产业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依托奶牛及牦牛藏羊育肥地方优势产业,促进畜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加快牦牛、藏羊、奶牛肉牛、肉羊农区繁育、舍饲及育肥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围绕增加基础母畜产能、推进品种改良、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强化质量安全等关键环节,加大政策支持,强化科技支撑,不断提升牛羊肉及牛奶综合生产能力、供应保障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鼓励通过“公司+农民合作社+农户(家庭农场)”等方式,带动养殖户适度规模饲养基础母畜,总结推广农牧交错带牧繁农育集成技术,实现牛羊肉增产保供。大力培育和引进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推进牦牛藏羊产业园、产业集群及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推进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县农科局、发改局、财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四)统筹优质饲草饲料生产加。优化种植结构,因地制宜推广青贮玉米、燕麦、苜蓿等品种,开发农作物秸秆等饲料资源,建设标准化种植生产基地,推进饲草料专业化生产,突出推进传统放牧区青贮饲草饲喂。合理利用草地资源,继续落实好农牧民补助奖励政策,促进草畜平衡。牢固树立“避灾畜牧业”理念,建立草料储备库体系。加强饲料企业建设,建设饲草料原料养数据库,试点建立饲料质量评价体系,规范饲料生产,积极开发牦牛、藏羊专用饲料。(县农科局、林草局、发改局、财政局、乡村振兴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五)加快推进畜牧业机械化装备进程。积极制定及推广畜禽品种规模化养殖设施装备配套技术规范,推进养殖工艺与设施装备集成配套,淘汏落后产能,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加快畜牧业新旧产能转换的步伐。加大现代农牧设施配套,突出智慧网络、大数据应用,建设一批全程机械化养殖场和智能化示范基地。加大畜牧机械补贴力度(县农科局、发改局、工信局、财政局、供销联社,各乡镇人民政府)

(六)完善高牧生产经营主体建设。扶持培育一批畜牧业发展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实现农区畜牧业生产经营的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绿色化。加快推进农牧循环生态牧场和现代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开展畜禽标准化养殖引导分散养殖户向专业化适度规模牧场(家庭牧场)转变培育畜牧业专业化生产经营队伍。做好对中小养殖户指导帮扶工作。依托农牧业科技创新三级平合,充分发挥市、县区级涉牧技术单位推广职能,完善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构建新型技术服务体系。(县农科局、发改局、财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进一步健全完善动物防疫体系

(一)理顺体制机制。各级人民政府负总责,切实把动物防疫纳入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各级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指挥组织作用,健全联防联控和共同治理工作机制。完善疫情报告制度,加强动物防疫预警预报体系建设。保障基层兽医站的工作经费,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目标绩效考核,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县农科局、发改局、财政局、人社局,各县乡镇民政府)

(二)强化基础建设。加快改善基层动物防疫基础条件,及时更新应急防疫物资,加强动物疫病防治信息化建设,提升动物疫病防治信息化能力。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完善畜禽无害化处理补贴和养殖业保险政策。加快城乡餐厨剩余物收集处理体系建设,禁止泔水流向养殖环节。(县农科局、发改局、财政局、市监局、城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狠抓责任落实。压实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动物防疫主体责任,加快推进“先打后补”强制免疫改革。建立完善畜禽运输车輛监管和备案制度,指导落实清洗消毒措施。健全官方兽医、乡镇兽医站、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制度,鼓励执业兽医、乡村兽医开展动物防疫和疫病诊疗活动。完善村级动物防疫员合理劳务报酬体系,探索建立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解决村级防疫问题新路径。(县农科局、交通运输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四)抓好重点工作。坚持“预防为主”,加快推进全

市口蹄疫、小反当兽疫免疫无疫区和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建设,全面推进种畜禽场、奶牛场布鲁氏菌病净化防治工作。加强兽药监管,推进兽药减量化行动,健全兽药包装物无害化处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开展规模养殖场、畜禽屠宰加厂(场)标准化创建活动,提高“两场”动物防疫水平。继续强化动物防疫检疫和兽医实验室技能建设。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分类指导和技术培训,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防控模式。(县农科局、人社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五)加强日常监管。建立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公安城管等部门联席会商制度,加强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全面推动地方责任和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规范生猪及其肉制品“点对点”跨省调运制度,严格执行指定公路道口运输畜禽管理制度,强化活畜禽跨省调运监管。加强省内畜调运检疫监管,依法建立未经检疫“黑名单”制度。规范餐厨剩余物无害化处理,严禁泔水注入养殖环节;严厉打击收购、贩运、销售、随意丢弃病死畜禽和私屠滥宰、经营未经检疫动物及动物产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县农科局、公安局、市监局、交通运输局、城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四、加快构建现代加工流通体系

(一)大力发展高产品加工。积极推进畜牧产业化经大力发展肉、蛋、奶和蜂蜜加工业,统筹发展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建成一批高质量农畜产品加工输出基地。规范畜禽屠宰管理,合理布局屠宰点,创建屠宰标准化示范厂,持续推进屠宰行业转型升级。推广畜牧业全产业链标准,鼓励开展养殖、屠宰、肉蛋奶加工、配送、销售,实现车间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县农科局、发改局、工信局、市监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推进冷链物流平台建设。抓住国家以农产品主产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重点,加强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这一机遇,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落户,补齐短板,建设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平台,健全畜禽产品冷链加工配送网络,促进产品进城冷链物流中心建设。(县农科局、发改局、交通运输局、工信局,各县乡镇人民政府)

(三)加快实施品牌提升战略。加强品牌宣传推介,培育壮大一批特色知名品牌和公共区域品牌,深入挖掘牦牛藏羊、藏香猪等畜产品内涵,加大公用品牌宣传力度,提升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培育做大地理标志产品。(县农科局、发改局、工信局、市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四)加快高牧业科技创新。建设数字养殖基地,完善养殖环境智能监控系统和个体体征智能监测系统。实施牦牛

藏羊原产地可追溯工程。整合畜牧业信息资源,推进信息互联互通。(县农科局、发改局、工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五)优化产品产销对接。适度从省内外调入畜禽产品,补充和调剂市内市场供应。引导牦牛、藏羊开拓省外市场,实现特色特价、优质优价。加快生猪、蛋鸡生产,建立省内销售网络,提高自给率。探索建立电子交易支撑系统和区域性牲畜交易市场。(县农科局、发改局、市监局、工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五、建立畜禽养殖资源化利用体系

(一)不断促进污染治理。制定畜禽粪污肥料化利用地方标准并形成主推技术,以养殖大户和规模化养殖场为主体,提升粪污处理设施设备配套水平。以肥料化为主要利用方向,聚焦重点领域和环节,全面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项目实施,加快粪肥机械化施用。对畜禽粪污全部还田利用未设置排污口的养殖场(户)实行排污许可登记管理。(县农科局、发改局、生态环境局、自然资源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大力发展种养循环。推进种养结合,鼓励在规模种植基地周边建设农牧循环型畜禽养殖场(户),支持畜食养殖场及家庭农牧场种植草料,建设粪污消纳地,促进熟粪肥还田,加强农副产品料化利用。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加强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恢复提升草原生产能力。坚持以草定畜,促进草畜平衡,发展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生态牧场和家庭牧场。(县农科局、发改局、生态环境局、林草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加强质量安全监测。建立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和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管理体系,持续组织开展饲料兽药、生鲜乳质量安全等专项整治行动,加快畜产品检测设备、手段更新和队伍建设,实现规模养殖场投入品和畜产品质量监测全覆盖。严格执行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依法加强监管。加强兽用抗菌药综合治理,实施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药物饲料添加剂退出和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探索建立畜牧业绿色发展评价体系,围绕牦牛藏羊“三増三适”(増温、増草、料,适度规模、适度补饲、适时出栏)、农区肉牛肉羊高效养殖、生猪蛋鸡工艺化生产、奶牛绿色养殖等关键环节,推广绿色发展配套技术。(县农科局、生态环境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六、强化保障措施

(一)严格落实县长负责制。县人民政府对全市发展畜牧业生产、保障畜产品市场供应负总责,制定农牧业发展规划,强化政策跟踪落实。严格落实农畜产品生产供给县长负责制,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县农科局、发改局、工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保障畜禽发展用地。统筹安排规模养殖场户、家庭农牧场养殖用地需求,简化养殖用地备案手续,完善设施农用地政策,有效保障用地需求。严禁超范围划定禁养区,对禁养区内关停搬迁的规模养殖场,优先安排用地,支持异地重建。鼓励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四荒地”发展畜牧业。(县农科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林草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加大资金统筹力度,创新市级财政投入方式,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积极争取中央资金专项支持,加大财政投入,发挥好资金导向作用。鼓励市农牧业信贷担保机构创新担保产品和担保模式,大力推进畜禽养殖保险,逐步实现全覆盖。(县农科局、财政局、发改局,各乡镇人民政府,人行化隆县支行)

(四)强化信息发布和市场调控。做好畜禽养殖和市场价格信息采集和监测预警,加强形势研判和信息发布,引导养殖场户合理安排生产销售计划,提高养殖收益。加强畜牧业生产和畜禽产品市场动态跟踪监测,及时准确发布信息,科学指导生产,确保畜产品均衡上市。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缓解生猪生产和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县农科局、市监局、发改局、财政局、工信局,调查队,各乡镇人民政府)

(五)落实“放管服”改革措施。推动畜牧兽医相关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落实,提高农业综合行政执法能力,促进全县畜牧业法制化水平。优化畜禽养殖用地取得程序以及环境影响评价、动物防疫条件审査、种畜禽进出口、屠宰许可、养殖场备案等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推进“一窗受理”,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县农科局、司法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农交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农交网”。

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