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自建房产权继承要满足哪些条件?继承后可以转让吗?
2020-09-23 17:09:49来源:农交网阅读量:2578
在我国,农村宅基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相分离,宅基地所有权属农民集体,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属于农户。根据政策,农村宅基地不能继承,农房可以依法继承。那么农村自建房产权继承要满足哪些条件?继承后可以转让吗?
一、农村自建房产权继承要满足哪些条件?
一般来讲,想要过户继承的话,农房继承需满足以下条件:
1、继承人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并且户口在同一农村集体组织中;
2、继承人不和被继承人一起生活,但户口属于同一农村集体组织。
而如果继承人不和被继承人一起生活,且户口迁出,可以继承房屋,但没有房屋处置权,只能居住至房屋自然坍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条规定,遗产按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二、农村自建房继承后可以转让吗?
继承过户后,继承人可以转让继承所得农房。但是由于我国对于农房转让行为有着严格的限制,因此并不能随便转让,需要满足以下转让条件:
1、转让行为只能在同村村民之间进行,不可转让给城里人、外村人。
2、转让行为要征得村集体组织签字批准,转让农房的,宅基地使用权随房一并转让。
3、农村村民按规定应该“一户一宅”,也就是说,一户村民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且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所以受让人在没有住房和宅基地的前提下,才可转让别人的宅基地或农房。
因此,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在转让农村自建房前需征得村集体的意见,还需要及时的弄清楚转让双方的是否符合当地的宅基地申请条件。
温馨提示,根据《土地管理法》,农村村民一户只能享有一出宅基地,若进行转让售卖或者出粗住房等,再申请宅基地者则不予批准。因此,大家在转让农房时还是需要慎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