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吉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昌吉样本”
2018-10-19 09:56:57来源:昌吉日报阅读量:1024
从2016年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率先被自治区确定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地州,自此掀起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滚滚热潮。这是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的又一次重大变革,更是农村集体经济改革的重大制度创新。
通过改革,村集体的家底被真正厘清理顺了,农民群众真正成了集体家底的投资、决策、受益人。在股份改革试点村,集体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广大农民在切实分享集体经济发展成果和改革红利的过程中,阔步走上了乡村振兴的新坦途,也为全疆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改革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昌吉样本”。
全面清算集体家底
明晰理顺产权归属
村集体有多少家底,这些家底归谁用,该怎么用?作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基础和关键一步,对村集体经济开展清产核资,明晰产权归属,解决的正是这些重大问题。
说到这一点,阜康市城关镇大墩村村民向青云过去从未想过这跟农民有啥关系,亲身参与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他感慨颇深:“过去,我们觉得村集体的钱就是给村里搞建设的,发不到我们手上,跟我们关系不大,这次通过改革,严格规范地清算、公示村集体的钱,一下子让我们很激动,没想到我们村集体能有这么大一笔钱,而且还明确了这些钱我们都有份,以后按照股权分配,每年给我们分红,还是一笔不少的收入。并且这些钱怎么用,我们清清楚楚,也不怕有人贪了。”
和大敦村一样,近年来,从试点村到各个村组,我州逐步推动广大村组严格按照“清查、登记、核实、公示、确认、建立台账、审核备案、汇总上报、纳入平台”等流程,在广大群众的支持监督下,打破固有利益,将村集体的资金、资产、资源和债权债务算得一清二楚,同时明晰理顺产权归属。
目前,我州已完成了102个村组的清产核资工作,清理账面资产总额12.25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5.62亿元;核实资产总额15.64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总额5.65亿元。
通过清产核资,为我州管好用好村集体资产、壮大村集体经济、长效增加农民收入、遏制基层微腐败打下了坚实基础。
集体家底变为股金
农民股民稳步增收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盘活用好集体资产,使广大农民能够共享集体资产带来的财产权益,实现持续稳步增收。为此,昌吉州大胆探索,在多个试点村逐步将集体资产量化为股金,搞股份合作,使农民成为股民,开始享有分红待遇,初步建立起了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作为全疆较早取得良好成效的改革试点村之一,今年以来昌吉市中山路街道小渠子一村成为疆内各地州参观学习的观摩点。对此小渠子一村党支部书记杨炳荣底气十足。据他介绍,多年来,小渠子一村紧抓城郊区位优势,通过出租商铺、创业基地、养殖小区等方式,迅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清产核资后量化的资产达到了5432万元。通过改革,小渠子一村确定分红成员407人,做到了全村人口全覆盖。为了让大家拿的分红更多,村里还设置了30%的集体股改风险金、70%的个人收益分配股。今年年初分红,村民们多的拿到了8960元,少的也有1860元。
杨炳荣说:“今年7月份,我们还成立了新疆首个农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全体村民都领到了股权证,为以后长期稳定分红保障了权益,村里还选举了股民代表、理事会、监事会成员等,合作社逐步正规经营后,将为村民们赚到更多家底,让大家拿到更大的红包!”
在改革过程中,昌吉州还根据各试点村资产类型、区域特点、经济状况以及村民们的意愿,因村制宜,形成了多种模式。比如经营性资产总量较大的小渠子一村属于资产扩张型,股权变化实行的是“生不增、死不减、进不增、出不减”的静态模式;奇台县腰站子村是远郊村,经营性资产单一,资产总量不多,为使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实行的是资产增值型,采取增人增股、减人不减股动静结合模式;有一定经营性资产、收益相对稳定的阜康市大墩村,实行一户一证、增人不增、减人不减、配置到人,六年一调整的管理模式。
农民全程参与决策
走好改革六大步骤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让我们农民能当家做主了,每个环节,都和我们商量决定,充分考虑我们的利益,比如我妻子和女儿属于新增人口,本身就没土地,所以我们希望能有分红,改革决定实行增人增股,还真实现了我们的想法,所以我们对拿到的分红放心,跟着党组织一起壮大村集体把日子过好的信心也越来越足。”说这话的是奇台县半截沟镇腰站子村村民朱成林。
作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目前腰站子村已基本完成组织准备、确定方案、清产核资、成员界定、股权设置、股权管理六大改革步骤。
说到改革进程,腰站子村下沉干部吴生忠告诉记者:“按照中央、区州要求,我们踏实做好六大步,尤其坚持公正、公开、透明,确保所有村民代表、党员等人员参与改革,每个重要环节都召开村民大会,反复征求村民意见,利用村规民约等村民认可的办法,争取实现人均有股。通过改革,村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树立起了更高的威信,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得到了广泛认可和支持。”
开启改革以来,昌吉州推动各个试点村积极稳妥走好改革“六大步”,破除层层藩篱,使改革工作高效高质推进,也进一步凝聚起民心民力,建强了基层党组织,完善了乡村治理体系。
据州农经局局长梁建介绍,在改革过程中,我州形成了“四确四定”模式,即:确权定资产、确员定股东、确股定归属、确管定经营”;实现了“三变三不变”,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保证了农民集体所有的性质不变,农民拥有的合法收益权不变,农民拥有集体股权的份额不变。有效解决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象不明、集体资产权属不清、资产闲置、分配不公和无法分配等问题,形成了可操作、可复制的制度成果,为自治区扩大改革试点积累了经验,提供了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