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6666-737
农交网APP

农交网APP

扫码下载

农场管家APP

农场管家APP

扫码下载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关注有礼

商务合作

农交客服

扫码咨询

关于印发《于都县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要点》的通知

2021-03-03 16:50:40来源:于都县人民政府阅读量:770

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县委各部门,县直(驻县)各单位:

经研究,现将《于都县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于都县精准扶贫攻坚战领导小组

2020年2月23日

于都县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要点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为高质量通过摘帽验收,坚决夺取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确保于都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特制定2020年工作要点。

于都县人民政府

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江西(于都)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脱贫攻坚精准帮扶“十大行动”“八大体系”,坚决把打赢脱贫攻坚战和疫情防控阻击战这两大输不起的战役作为最重大的政治任务,坚持脱贫攻坚与疫情防控“两手抓、两不误、两手硬”,持续推进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确保我县顺利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继续完成剩余7千余贫困人口减贫任务,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全面做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提升工作,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稳定脱贫攻坚成效;全面防范化解涉贫返贫风险,研究推进解决相对贫困问题;以国家开展脱贫攻坚普查为契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成效和基层基础,奋力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一、全员出战打好“三大硬仗”

1.关注民情抓实防疫,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疫情特殊时期,疫情防控是首要政治任务,做好贫困村和贫困户的疫情防控工作更是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的重大政治任务。要将疫情防控工作与脱贫攻坚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做到领导力量、工作力量、资源力量的全面整合。全县扶贫干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有序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广泛动员群众,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做到疫情防控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同时,各乡镇、各帮扶单位要积极行动,组织全体帮扶干部通过电话、微信、短信等方式加强与结对贫困户和网格化负责非贫困户的沟通联系,实现帮扶干部“线上帮扶”双向全覆盖,帮助解决合理诉求,强化情感沟通,做到患难与共。在安抚好群众情绪的基础上,高度关注实行封闭管理区域的贫困群众和其他行政村保障房住户、易地搬迁户及五保户、失能弱能户等困难群体生活,定期问候,保障粮油充足。产业、就业扶贫部门要提前谋划,提供线上送政策、送技术、送岗位等服务,交通部门要坚持“一断三不断”,保障必要的物流运输,商务部门要鼓励各类产业主体采取电商下单方式积少成多统一物流,确保扶贫政策措施和农业农村工作正常、畅通。要加强疫情对脱贫攻坚负面影响的风险评估,有针对性地消除隐患、增补措施、攻克难题,确保疫情防控期间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有保障,把疫情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做到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两不误。(责任单位:县精准扶贫攻坚战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乡镇党委和政府)

2.实施问题清零行动,打好脱贫摘帽“总攻战”。年初所有存量“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全面清零,确保所有农户收入达标,不愁吃穿、住上安全房、喝上干净水,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有保障。强化综合保障扶贫,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依靠开发式帮扶手段无法脱贫的贫困人口实行兜底保障,优化评定程序,缩短审批时间,实现应保尽保。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救助范围。探索互助养老、设立孝善基金和孝老食堂等途径,创新家庭养老方式。积极推进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和集中照料,落实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同时,认真落实《于都县脱贫攻坚全面排查整改工作方案》要求,以“三落实”(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三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精准)“三保障”(义务教育有保障、基本医疗有保障、住房和饮水安全有保障)为重点,对照贫困户家庭基本情况和影响脱贫质量的因素,逐户逐项进行系统全面摸排,做到问题摸排全面精准。坚持边查边改、立行立改,实现所有动态“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即时清零,确保疫情结束后,高质量通过摘帽验收,努力实现“零漏评、零错退和较高满意度”目标。(责任单位:县精准扶贫攻坚战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乡镇党委和政府)

3.聚焦贫困最后堡垒,打好兑现承诺“决胜战”。聚焦攻克脱贫攻坚战最后堡垒,衔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结合疫情防治工作加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胜脱贫攻坚战略部署,全面强化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责任体系,精准识别、精准脱贫的工作体系,上下联动、统一协调的政策体系,保障资金、强化人力的投入体系,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的帮扶体系,广泛参与、合力攻坚的社会动员体系,多渠道、全方位的监督体系,最严格的考核评估体系等“八大体系”。全面开展产业扶贫提质增效、就业扶贫拓展扩面、扶贫搬迁后续提效、生态扶贫示范促进、教育扶贫精准对接、健康扶贫巩固提升、危房改造稳固安居、保障扶贫兜底覆盖、基础设施优化提升、深度贫困堡垒全面攻克等精准帮扶“十大行动”。强化对省级挂牌督战贫困村的扶持力度,紧盯剩余7千多贫困人口,精准关注边缘户、脱贫监测户,下足绣花功夫,落实有力举措,缺什么补什么,确保全面脱贫不掉链子,不留死角,精准脱贫不落一户,不少一人,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确保全县所有贫困人口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责任单位:县精准扶贫攻坚战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乡镇党委和政府)

二、持续推进重点扶贫政策措施

4.提升产业扶贫实效。坚持产业扶贫“五个一”机制,继续围绕做大做强蔬菜首位产业,发展脐橙、油茶主导产业,推进肉鸡、肉牛、生猪、茶叶、蜂蜜、红薯干等N个优势特色产业的“1+2+N”产业定位,以“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为主攻方向,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组建合作社中的作用,大力推广“一领办三参与”产业扶贫合作模式。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种养殖大户、创业返乡人员在村发展产业,支持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与贫困户建立紧密的经营性、工资性、生产性、政策性、资产性等多种形式收益联结,确保贫困户获得稳定收益。建立扶贫产业发展技术帮扶机制,落实产业指导员制度,为贫困群众发展产业提供技术指导。加大种养能手、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的培育力度。优选一批特色、优势扶贫产业,打造扶贫品牌,提升产品知名度和产业发展生命力。加强光伏扶贫项目后期运营维护,规范光伏扶贫电站发电收益分配。深入实施电商扶贫、旅游扶贫、生态扶贫,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做好生态扶贫工作,提升产业扶贫质量,巩固脱贫攻坚成效。(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局、县果茶局、县发改委、县商务局、县文广新旅局、县银保监办、各乡镇党委和政府)

5.加大就业扶贫力度。提高转移就业组织化、精准化程度,推动贫困劳动力就业意愿与企业、扶贫车间、公益性岗位等就业岗位精准对接。加强扶贫车间规范化管理,落实扶贫车间补贴政策,力争吸纳更多的贫困人口就业。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招工信息平台,动员群众进城务工就业增收致富,同时鼓励协调用工企业、单位为贫困户设岗、定岗,实现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需求和企业用工需求无缝对接。有针对性地开展实用技能培训,确保65周岁以内有意愿的贫困劳动力至少掌握1-2门实用技能。规范公益性岗位的运行管理,因需设岗,加大公路养护、农村保洁、图书管理员、山林防护等公益性岗位的开发,用于安置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却无业可扶、无法外出的“零就业”贫困家庭成员就业。加强公益性岗位管理。着力整治公益性岗位聘用人员“只领钱,不上岗”、一人多岗、轮流坐庄等问题,将公益功能作用发挥情况作为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的“刚性约束”。(责任单位:县人社局<就业局>、县精准办、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局、县工业园管委会、各乡镇党委和政府)

6.强化易地搬迁后扶。在确保搬迁群众全部入住的基础上,做好后续帮扶,建立健全后续扶持和安置社区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强化安置点的社区管理中心或指定村委会代管服务,为搬迁群众提供全方位的社区服务。通过设置后续扶持产业基地、引导搬迁户从事现代服务业、开发公益性岗位、推荐园区扶贫车间就业、有偿流转山林土地、兜底保障等一系列后续扶持方式方法,确保每个搬迁家庭中都有务工就业人员,真正实现搬迁一批、脱贫一批、巩固一批。落实搬迁安置拆旧协议,推进拆旧复绿工作。(责任单位:县发改委、县扶贫办、县工业园管委会、各乡镇党委和政府)

7.提升“五项保障”水平。一是提升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完善优化相关医保政策,逐渐消除贫困群体和非贫困群体两大群体医疗待遇的“悬崖效应”。做好贫困人口大病和慢性病精准救治。强化乡村两级卫生医疗机构和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把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民众对疾病的高关注度,加大健康扶贫疾病预防宣传力度,持续开展“控油限盐”健康素养宣传教育,提升农村居民个人健康技能和健康素养,增强保健防病防贫能力。二是提升饮水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组织排查农村安全饮水,立行立改,加强水源保护,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工程质量。建立完善饮水安全防范管理机制,强化对突发灾害气候导致饮水安全问题的防控能力。三是提升住房安全保障水平。全面排查鉴定因灾等新增危房情况,及时列入改造计划并组织实施。强化保障房管理使用和后续维护。四是提升义务教育保障水平。全面落实教育扶贫资助政策,强化义务教育“双线控辍保学责任制”,确保贫困家庭学生不因贫失学辍学。全面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重点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乡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师队伍建设,让贫困地区学生享受高质量的义务教育。依托于都职业中专、于都理工服装学院,因地制宜发展职业教育,落实好“雨露计划”,增强贫困人口的职业技能和脱贫致富能力。五是提升基本生活保障水平。统筹发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综合保障作用,深入推进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两项制度衔接,全面落实特殊贫困人口基本生活保障兜底政策。(责任单位:县卫健委、县医保局、县水利局、县自来水公司、县住建局、县教科体局、县民政局、县残联、各乡镇党委和政府)

8.优化消费扶贫。全面落实消费扶贫相关政策,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消费扶贫促进产业发展行动。组织开展扶贫产品“六进”活动,推进扶贫农产品定向直供直销机关、学校、医院、企业、社区等单位食堂和交易市场。积极对接“新华99”、“邮乐购”、“和我信”、“供销e家”等线上平台,搭建产销对接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增强贫困村产业适应市场能力,推动龙头企业带销、商场超市直销、电子商务营销、旅游带动促销、帮扶单位助销、劳务就业推销、宣传推介展销等销售方式,让消费扶贫发挥更大的带贫效应。深化消费扶贫特色模式。完善产品认定、统计监测、严格监管“三项机制”,深入构建“以购代捐”“以买代帮”和基地认养等立体式消费扶贫体系。强化落实政府采购政策支持脱贫攻坚,定期统计和通报全县采购扶贫农副产品情况。(责任单位:县发改委、县精准办、县商务局、县人社局、县供销社、县文广新旅局、县邮政局、各乡镇党委和政府)

9.对接社会扶贫。进一步做大做强农村本土带贫队伍的建设,加大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力度。积极吸引归国归城归乡人才返乡创新创业,全力完成为每个贫困村培训3-5名创业致富带头人的目标任务,建强带领群众脱贫发展的乡土人才“领头雁”队伍。持续推进“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举办“10.17”扶贫日系列活动,开展扶贫项目认领认捐。整合民营企业设立的扶贫基金和慈善协会力量,通过捐赠帮扶资金、扶贫项目引进、提供对口销售渠道等方式,不断拓宽脱贫路径。做好中国社会扶贫网推广应用,动员各类志愿服务组织、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开展扶贫志愿服务。(责任单位:县精准办、县商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民政局、县工商联、各乡镇党委和政府)

10、搞活集体经济。积极拓宽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建立收入稳定增长机制。继续推行“资源利用、产业带动、资产经营、服务创收、土地开发、政策利用、异地置业、光伏增收”发展模式,力争2020年全县农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达到50%以上。同时,充分利用示范镇建设等契机,实行抱团发展,走多元化发展之路。深化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用活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政策,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引导村集体盘活存量资产、用活土地资源,发展农林产业、休闲旅游业、服务业。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同时,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提升“三资”信息化管理平台运营水平,力争年底村级财务管理全面实现电算化。(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党委和政府)

11.激发内生动力。认真落实《赣州市脱贫攻坚智志双扶工作方案》,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为载体,发挥乡村理事会作用,依靠群众因地制宜制定村规民约,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工作,帮助贫困群众摆脱思想贫困、树立主体意识。引导和鼓励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采取约束性强的措施,整治农村婚丧大操大办、高额彩礼、铺张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习俗。加大实施力度,改进帮扶方式,更多采用以奖代补、以工代赈、劳务补助等方式,动员更多贫困群众投工投劳,避免简单发钱发物、送钱送物,防止政策“养懒汉”。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持续开展“五星创评”活动。大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星级文明信用户、农村道德模范、最美邻里、身边好人、新时代好少年、最美家庭等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乡风评议,弘扬道德新风。(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县精准办、县司法局、县妇联、县民政局、各乡镇党委和政府)

12.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将脱贫攻坚战与污染防治攻坚战有机结合,大力推进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环卫机制,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强化村小组长、妇女小组长和农村党员对村上、户内卫生的带动和监督,确保农村干净整洁,清爽美丽。加强村庄规划,改变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引导农户做好家庭“五净一规范”,实现农户家庭环境干净整洁有序。(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县卫健委、县生态环境局、各乡镇党委和政府)

三、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成果

13.落实巩固提升机制。全面落实巩固提升“五大机制”,即:落实脱贫成果回查监测机制,定期回访、动态监测、查漏补缺,及时将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纳入帮扶范围;落实脱贫人口增收发展机制,稳固产业就业脱贫根基,强化持续增收、稳定脱贫长效之策;探索实施防止致贫返贫保险保障,统筹临时救助、兜底保障、扶贫保险等措施,确保脱贫人口遇病、遇灾、遇困不返贫;落实扶贫项目运维管护机制,全面清查扶贫项目资产,分类确权建立台账,明确运维管护的主体、责任和方式,构建集体扶贫项目资产保值增值机制,持续发挥项目扶贫功能;落实志智双扶激励约束机制,树牢脱贫主体意识,增强自我发展斗志,提高自主发展能力,治理陈规陋习顽疾。(责任单位:县精准办、县精准扶贫攻坚战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乡镇党委和政府)

14.做好普查准备。对标全国脱贫攻坚大普查的时间节点和相关要求,全面提升建档立卡系统数据质量,切实增强识别、退出精准度,坚持问题实时排查和动态清零,全面消除绝对贫困,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成效,确保脱真贫,真脱贫。同时提前谋划,统筹安排,健全组织机构,保障经费投入,落实普查要求,接受全面普查。(责任单位:县农调队、县精准办、县精准扶贫攻坚战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乡镇党委和政府)

15.抓实问题整改。围绕中央专项巡视“回头看”和国家脱贫成效考核发现的问题、省级考核评估和调研督导发现的问题、市调研督导发现的问题和其它检查督查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切实强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明确问题整改责任领导、责任单位,逐项研究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到位,做到条条有整改、件件有着落、事事有成效。对反馈问题人为原因整改不到位的实行“零容忍”,从严从速追责。结合脱贫攻坚全面排查整改行动,各乡镇、各单位在脱贫攻坚工作过程中,要常态化组织脱贫攻坚问题摸排,实行边查边改,立行立改。通过不断排查问题、不断解决问题,彻底清除脱贫攻坚的“死角”“盲区”,提升脱贫攻坚成色。(责任单位:县精准办、县精准扶贫攻坚战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乡镇党委和政府)

四、全域防范化解涉贫风险

将脱贫攻坚战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有机结合,将防控扶贫领域各种各类风险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各领域。

16.强化产业扶贫风险防控。完善扶贫产业风险防范机制,探索实施贫困户扶贫产业保险。积极引导保险公司开发特色农业产业险种,扩大扶贫农业产业保险覆盖面。适时开展产业扶贫风险评估,防止产业项目因盲目跟风、“一刀切”造成区域性、系统性损失。坚持“户贷户用户还”原则,加强“产业扶贫信贷通”贷后资金用途监管工作。完善金融扶贫风险防范机制,规范扶贫小额信贷发放,对确因非主观因素不能到期偿还贷款的贫困户可协助其办理贷款展期业务。规范代偿程序,严格控制信贷逾期率、不良率,科学安排风险补偿金额度,防止发生恶意违约、骗取信贷资金等行为。(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金融局、县财政局、县审计局、县银保监办、各乡镇党委和政府)

17.强化返贫致贫风险防控。一是强化动态预警监测。认真落实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建立致贫返贫预警机制的实施意见》(赣开发〔2019〕8号)和市领导小组《关于建立健全脱贫成果巩固提升机制的实施办法》(赣市扶攻字〔2019〕8号)要求,强化相对贫困人口和脱贫监测户动态监测预警,依托国办系统和脱贫攻坚大数据管理运用,及时准确掌握致贫、返贫的主要原因和变化趋势,主动干预。加大因病、因灾、因产业失败导致系统性返贫风险防控力度。二是探索实施相对贫困人口帮扶。探索加强扶弱助困、缩小差距的政策举措,推进相对贫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摸排出相对贫困人口,实施动态管理,坚持因户施策、开发式扶贫、延续脱贫攻坚政策体系适当提高门槛和建立反向约束机制四个原则,从医疗保障、产业扶持、推广防贫保险等三个方面研究制定政策,进行精准帮扶,确保脱贫人口遇病、遇灾、遇困不返贫,确保“两不愁、三保障”有着落。(责任单位:县精准办、县精准扶贫攻坚战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乡镇党委和政府)

18.强化项目资金风险防控。严格按照国家财政部和扶贫办关于项目资金管理和使用要求,建立和完善2020年脱贫攻坚项目库,科学制定资金盘子特别是统筹整合资金使用计划,确保资金、项目使用精准。加强扶贫项目的绩效目标定位、绩效监控和绩效考核,规范项目管理,确保项目质量、程序、绩效达标。强化村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后期管理维护,充分发挥扶贫项目效益,确保不停摆、不闲置。全面开展扶贫资金项目“回头看”,核查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是否规范;扶贫领域工程项目发包和“三重一大”决策程序是否规范,资金拨付是否规范到位;益贫带贫绩效目标是否达标;项目工程质量是否达标;项目的后续管理使用是否正常;是否经得起各级各类审计、巡察,并将发现问题迅速整改到位。全面清查2016年以来扶贫资产底数,按照到户类资产、公益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进行分类管理、确权,纳入国有资产及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系,并建立资产管理台账,明晰扶贫资产管护责任、管护主体和责任人进行管理。建立扶贫资产运营定期审计评估机制,强化经营性资产风险管控。健全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信用评价体系、风险防控体系、产业支撑体系。加强扶贫资金审计监督。规范扶贫领域融资,增强扶贫投入能力,疏堵并举防范化解扶贫领域融资风险。(责任单位:县精准办、县精准扶贫攻坚战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乡镇党委和政府)

19.强化信访舆情风险防控。积极组织宣传报道,牢牢把握我县舆论主导权,主动回应社会关切,防止对各类舆情乱贴“扶贫标签”,防止以个别问题否定脱贫攻坚成效,防止以恶意炒作干扰脱贫攻坚大局,在全县营造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健康良好舆论氛围。进一步完善涉贫舆情会商研判和预警监测机制,对省“12317”扶贫监督举报平台反馈涉贫信访事项,严格落实“交办、督办、通报”制度,以抽查、回访、调研等方式对各乡(镇)进行一对一工作指导,着力提升涉贫信访办结效率,提高涉贫信访办理质量。加强全县涉贫信访事项分析,为指导工作提供依据,适时通报信访情况,对反映涉贫领域违纪违法的信访及时移交县纪委监委调查处理。(责任单位:县网信办、县信访局、县精准办、县纪委监委、各乡镇党委和政府)

五、全面总结宣传脱贫成效

20.聚焦重点做好脱贫总结。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梳理我县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形成的制度构架、运行机制;总结取得的特色经验、重大成就;挖掘涌现的典型人物、感人事迹,全面总结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于都篇章,打造我县的脱贫攻坚文件、图片、视频资料库,形成一套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并不断深化完善,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重要保障。(责任单位:县精准办、县精准扶贫攻坚战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乡镇党委和政府)

21.紧扣主题推进扶贫宣传。深入宣传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赣州和于都时对脱贫攻坚的重要要求。宣传我县按照中央、省、市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政策、措施,以及取得的重大成就。宣传我县在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统筹整合媒体资源,组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新闻网站、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开展脱贫攻坚常态化宣传,制作推出一批专题报道、微视频、H5等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作品。力争在2020年全省脱贫攻坚成就展上展现于都扶贫风采;在中央、省、市网站推出一批高质量扶贫成果新闻报道和网评文章,并广泛发动网民参与互动,切实发出于都扶贫“好声音”,不断提高我县脱贫攻坚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精准办、各乡镇党委和政府)

22.打造扶贫示范外宣基地。由县财政设立专项建设资金,将于都打造成全国扶贫示范交流外宣基地,着力反映我县在脱贫攻坚新长征路上传承红色基因、坚守初心使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火热实践,以及奋力打造革命老区高质量脱贫摘帽示范区和乡村振兴“样板区”的经验做法,向全球宣传我县扶贫经验,贡献中国减贫“于都智慧”。(责任单位:县精准办、县委宣传部、县财政局、各乡镇党委和政府)

六、切实增强脱贫攻坚的领导力、组织力和保障力

23.全面加强党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领导。持续坚持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精准扶贫攻坚战领导小组统筹谋划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定期常态化调度部署脱贫攻坚工作。按需灵活召开脱贫攻坚工作例会、精准扶贫攻坚战领导小组会,及时研究部署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节点难点问题。县精准办按照县精准扶贫攻坚战领导小组指示,对全年任务进行量化、细化,每季出台一份任务清单,每月确立一个阶段目标,每周确定一项重点工作,指导全县扶贫工作有序推进。22个行业扶贫工作推进小组依据责任分工,谋划全年工作,做好行业指导,推进政策落地,将年度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继续实行县领导挂点乡镇、科级以上“大村长”挂村制度,负责全面调度挂点乡镇、村脱贫攻坚工作,督促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实。严格执行各级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和“四不摘”要求,持续压实脱贫攻坚乡村主体责任、行业部门主管责任、相关部门监督责任和帮扶单位帮扶责任。继续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保持脱贫攻坚工作在高质量发展综合考评中的权重不变。(责任单位:县委办、政府办、县委组织部、县精准办、各行业扶贫牵头单位、各乡镇党委和政府)

24.全面夯实脱贫攻坚基层基础。持续深化抓党建促扶贫工作,聚焦增强带领群众脱贫发展动能,深化“党建+”扶贫,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内在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健全落实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稳定充实乡村扶贫站(室)功能。建立村级后备人才库和村干部享受固定补贴竞争机制。提高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能力,持续开展村党组织书记“三个遍访”和农村无职党员结对帮扶贫困户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村“两委”班子和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持续强化驻村帮扶。保持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稳定,强化驻村帮扶工作考核管理,提升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帮扶实效。逐步将驻村工作队工作重心由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向解决相对贫困问题转变,有效衔接乡村振兴。重点协助村“两委”推进农村党建、防贫预警监测、产业就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完善维护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以及乡村治理等工作。持续开展“机关干部下基层,连心连情促脱贫”活动,与贫困群众连心连情;密切联系群众、听取诉求、解决问题,提升获得感和满意度,引导贫困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加强扶贫干部的分级分类培训,着重提升基层政策落实、入户结对帮扶能力。继续实行村级扶贫专干乡聘村用机制,由县财政按月统发工资。落实一线扶贫干部休假、健康体检、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政策。对在脱贫攻坚中因公牺牲的干部及其家属及时给予抚恤,长期帮扶慰问。(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精准办、县精准扶贫攻坚战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乡镇党委和政府)

25.全面强化脱贫攻坚作风保障。把作风建设贯彻脱贫攻坚全过程,持续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立行立改扶贫领域“怕慢假庸散”等作风顽疾,着力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和扶贫腐败等问题。集中力量解决群众反映强烈、损坏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提高督查督导实效,改进督查督导方式,减少督查次数,加强对基层脱贫攻坚工作的业务指导,对发现的数字脱贫、虚假脱贫进行严肃问责。坚持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将扶贫工作作为全县各项工作评先评优的前置条件,扶贫业绩与各项评先评优相挂钩。年度文明单位评选其扶贫工作必须达标。(责任单位: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县精准办、各乡镇党委和政府)

>>如有赣州市于都县农村产权交易问题,请咨询于都县农村产权交易管理系统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农交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农交网”。

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