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6666-737
农交网APP

农交网APP

扫码下载

农场管家APP

农场管家APP

扫码下载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关注有礼

商务合作

农交客服

扫码咨询

​河南济源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调研与思考

2018-01-24 11:30:53来源:中国农村综合改革研究中心阅读量:1033

近年来,济源市立足市情,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方面初见成效,对全省有借鉴意义。形成了《济源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调研与思考》,现将《济源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调研与思考》刊发,供学习借鉴。

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也是我省深化农村改革的一项具体部署。近年来,济源市立足市情,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方面初见成效,对全省有借鉴意义。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深入济源市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济源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调研与思考》。按照邓凯副书记的批示精神,现将《济源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调研与思考》刊发,供学习借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的改革任务,这既是对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新部署、新要求,也是农村集体经济的重大制度创新。省委《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对我省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作出了具体部署。这项改革具有基础性和综合性,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积极稳妥推进。近年来,我省济源市立足市情,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方面初见成效。近日,我们深入到济源市梨园镇北瑞村、五龙口镇西正村、玉泉街道陆家岭居委会、王屋镇五里桥村,就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情况就行了专题调研,并对改革进程中的有关问题作了一些初步思考。

一、主要做法

济源市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可以概括为“六权两股两改两建”。“六权”,就是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含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土地上房屋所有权、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所有权的确权工作。“两股”,就是推行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改制和农村土地股份化经营,变产权为股权,变村民为股民。“两改”,就是改革村级治理体制,实行政经分开,壮大集体经济;改革农村集体土地使用制度,规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逐步建立统一的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两建”,就是建立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股份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平台,促进城乡各类生产要素的平等交换,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具体做法是:

(一)规范操作规程

济源市根据确权颁证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在全市推广实施了“七步56字工作法”:第一步,成立机构、制定方案。市、镇、村三级成立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出台相关文件,明确主要任务、工作要求和具体内容。第二步,宣传动员、开展培训。通过召开村、支两委和监委会、党员会、群众代表会,悬挂横幅标语、制作宣传版面、发放政策汇编小册子等方式,重点宣传确权颁证的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开展集中培训,学习相关政策、讨论问题解决办法,促进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有序规范开展。第三步,收集资料、确认权属。工作人员进村入户,收集整理二轮承包或最后一次调地的土地承包合同、土地台账、登记簿、农户信息等相关资料,形成农户承包地登记基本信息表,对国土资源局2010年最新航拍图进行处理,形成用于调查和实测的基础工作底图,根据基础工作底图和农户承包地登记基本信息表,入户实地进行承包地块权属调查,并由农户进行确认。第四步,外业测量、数据处理。确权登记颁证面积原则上以二轮延包时合同记载的面积为准,对与现有土地承包档案记载的土地承包状况有较大误差或农民群众要求实测的,通过公开招标聘请专业测绘公司进行外业实地测量,在村民指认的基础上,形成地籍草图。第五步,张榜公示、填写表证。由村、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组审核土地台账和地籍草图后,在村、组公示7天;对公示中农户提出的异议,及时进行核实、修正,并再次公示;土地台账公示无异议的,由农户签字确认。由镇、村组织人员统一填写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土地确权申请书、土地确权登记簿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做到证、账、簿、地“四相符”。第六步,审核盖章、颁发证书。市农业局依法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记载内容进行审核,审核无误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经市农业局、市政府盖章后,交由镇、村及时发放给农户,同时原二轮延包时发放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公示作废。第七步,整理资料、分级建档。市、镇、村分别整理颁证相关资料进行归档,建立市、镇、村三级档案库。

(二)坚持问题导向

济源市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梳理归纳出群众关心的39个土地确权热点问题,如家庭承包方的代表如何确定?农户流转的家庭承包地如何确权?对出嫁女和入赘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如何登记?迁入城镇居住但户口仍在农村的农户承包地如何确权?等等。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实际制定具体解决办法;结合政策法规,编写出《济源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知识问答》,让基层干部在推进确权颁证工作中有据可依,让群众明白确权颁证工作的内容、流程和意义。比如,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如何确权问题,规定:“确定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以户为单位进行;权利人能够提供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同级建设、房管、国土行政主管部门等颁发的房屋土地权利证书或批准文件的,按证书或批文载明的占地面积和范围确定其农村宅基地使用权;198711日之前村民占用的宅基地,按实际占用面积确权;198711日之后权利人无法提供上述证明材料的,按其房屋建筑占地面积和济源市现行的农村宅基地面积标准确定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房屋建筑占地面积超出面积标准的,超标准部分确认给集体经济组织或实际使用土地的农户,土地分类为空闲宅基地;未达到面积标准的,可将其实际使用的房屋附属设施、院坝、林盘用地合并确定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直至达到面积标准。”对农户流转的家庭承包地如何确权登记问题,规定:“区分不同情况进行确权登记颁证:(1)农户以互换的方式流转承包地的。流转双方有书面流转协议(合同),且无争议的,在办理有关承包合同变更手续后,依据变更后的合同确权登记颁证。未有书面协议(合同)的,由双方达成书面土地流转协议(合同)向村集体备案,并办理有关承包合同变更手续后,再依据变更后的合同确权登记颁证;互换有争议的,待争议解决后再进行确权登记颁证。(2)农户以转让方式流转承包地的仅限于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未经原承包方书面申请和发包方书面认可的,仍按原承包农户确权登记颁证。经原承包方书面申请和发包方书面认可,且无争议的,按照流转协议(合同)办理有关承包合同变更手续后,再依据变更后的合同确权登记颁证。(3)以转包、出租、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的,按原承包农户确权登记,禁止给受转经营者(受让方)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其流转关系继续履行土地流转合同约定。对土地流转合同签订不完善的,相关部门要监督流转双方完善土地流转合同。”

(三)尊重农民意愿

济源市在推进改革过程中,始终坚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在实践中找答案,到基层去找办法,由群众来做主,让农民变成改革的主体和改革成果收益的主体,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收益权,每一个环节都经过广大农民群众反复酝酿讨论,消除疑虑和误解,激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按照省委有关部署和要求,编印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宣传手册》发放到各家各户,使农民群众真正知晓“为什么改、改什么、有什么好处”,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对于实际操作中的具体问题和改革中的历史遗留问题等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积极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实行民主决策,使问题迎刃而解。比如,将没有确定给农户的院坝、林盘及超出宅基地面积标准的房屋、附属设施等用地确定为空闲宅基地,空闲宅基地使用权用村民自治的方式,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形成决议,确定给实际使用土地的农户。利用国土部门提供的“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影像图进行调绘,聘请专业测绘公司进行土地测量,形成地宗图,按要求天数进行公示,并与每个农户核对,排查矛盾纠纷,研究解决办法,妥善解决农户承包地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等问题。梨林镇副镇长周晶说,“谁家的地多大、准确的位置,电脑里有数据,村委会有展板,全村人一清二楚。”

(四)试点先行示范

1998年“二轮承包”时,政策规定保持承包关系30年基本稳定,“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但也有个别地方受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影响,将人少地多的农户承包地调整给人多地少的农户,有的甚至两三年就小调整一次。因此,济源市充分考虑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复杂性,坚持区分轻重缓急、因地因村制宜、分步组织实施,在试点基础上以点带面、扎实推进。在改革试点的布局上,重点突出不同地区试点在不同地区的代表性和试点结果的可推广性。2013年,分三批选择30个村进行“六权”确权综合试点,第一批为承留镇的大峪新村和周庄,第二批为思礼镇涧南庄、梨林镇北瑞村和王屋镇五里桥村,第三批在全市每个镇(街道)选取1-2个不同类型行政村进行确权;2014年,全面开展“六权”确权颁证工作。在全市选取了10个行政村开展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试点,按照“有法依法、有政策按政策”的原则,兼顾集体与经济组织成员的切身利益,积极开展资产清理核实、资产量化折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组建等工作。在16个镇(街道)、32个行政村(居委会)开展了“两股两改两建”试点。

二、初步成效

济源市通过深化农村土地和房屋等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农村产权制度,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促进了产权流动,激活了农村生产要素,唤醒了农村沉睡的资本,保障了农民财产权利,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明确了农村“六权”归属

目前,全市“六权”确权颁证已完成总任务量的70%。其中,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所有权确权颁证已全部完成,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完成92.16%,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完成62.2%,集体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确权已完成56.2%,集体土地上房屋所有权测绘完成18%。通过确权颁证,解决了农村产权明晰问题,让农民吃上“定心丸”,实现了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使长期难以流转的生产要素实现了流转。王屋镇五里桥村村民张大国说,“我们的‘六权’已全部确认,房产证、宅基地使用证都领到手了,林权证也快发了。有了产权,既不怕征地拆迁,又能享受到流转的收益,大家外出打工也放心。”

(二)推进了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

济源市在坚持集体资产集体所有的前提下,通过清产核资和股权量化,将农村除承包土地以外的集体各类资源性和经营性资产,作股量化到村集体组织成员,成立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股份公司等新型经济组织,使集体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产权变股权,农民变股东,为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提供了可靠的制度基础和持久的发展动力。目前,济源市有7个村的集体资产股份化改制和农村土地股份化经营改革已经完成。梨林镇北瑞村成功注册成立了济源北瑞农村集体资产发展有限公司,村集体资产变成每个村民的股份,村民也成了北瑞村股份公司的股民,今后每年都可以享受集体资产赢利后的分红,增加了农民财产性收入。2013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516元,比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高2041元。

(三)培育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确权颁证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参与土地流转,培育了一大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股份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进了良种良法的示范应用,提高了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目前,济源市耕地流转率达83.9%53个村实现了整村流转,千亩以上的种植大户21个。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达825家,家庭农场54家,农业龙头企业57家。全市8个农业产业化集群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189.3亿元,建设基地6442个,带动农户11万余户。2013年,济源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958元,位居全省第二名;思礼村、柿槟村、南勋村等9个村人均纯收入超2万元,最高达到24529元;人均纯收入超万元的村达195个,占全市的37%。今年全市夏粮总产量112602吨,较上年增加2641吨,实现“十二连增”。梨林镇的千亩示范方“郑麦7698”平均亩产达到752.46公斤,打破了我国千亩示范方优质强筋小麦产量纪录。

(四)推动了农村金融创新

农村产权的明晰和流转极大激发了农村金融创新的动力,有效缓解了“三农”融资难问题。2012年,济源市成为河南省首个开发性金融支持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试点市,通过搭建管理平台、操作平台、担保平台、公示平台和信用协会“四台一会”模式,由济源市投资公司出资3000万元注册成立济源市富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统贷平台,负责统借统还、批量承接开发银行信贷资金,再通过统贷、转贷和直贷模式向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及种养大户提供资金支持。2013年,发放5800万元贷款。五龙口镇尚庄村的种粮大户王保卫发起成立的惠农专业合作社在五龙口镇流转了3个村的土地4400亩,去年准备建仓库、上烘干设备时,面临资金缺口,正好市里出台了“四台一会”政策,通过授信、担保,特别是用流转的承包地经营权抵押,成功贷到了100万元,使仓库、烘干设备都到位了。同时,济源市积极探索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出台《济源市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融资管理办法》《林权抵押贷款推广实施方案》等文件,2013年开展林权抵押贷款累计5450万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房屋抵押货款1300万元。2014年,发放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抵押融资贷款9910万元。尤为可喜的是,今年3月,济源市与中信信托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中信·济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计划”,成为我省首单土地流转信托项目,将2个镇3个村900多户农户的2837亩土地委托由中信信托管理经营;4月份,又与中信公司签署了2万亩土地流转合作备忘录,借助其央企和金融平台,引进具有规模经营能力的专业大户,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进一步加快了济源现代农业的发展。

(五)激活了农村生产要素

今年5月,济源市在全省率先挂牌成立了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实行监督管理、交易规则、信息发布、交易鉴证、收费标准、平台建设“六统一”管理模式,为全市农村各类产权交易提供服务,对交易行为进行鉴证;8月份,在各镇设立了“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站”,在行政便民服务中心增设“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窗口”,初步形成了市、镇(街道)二级联动,覆盖全市的农村产权交易网络。目前,该中心已成功组织2宗共750亩的土地承包权流转交易。通过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既盘活了农业农村各类生产要素,增强了农村的活力;又弥补了农民进城的个人成本,消除了农民进城的后顾之忧,增强了农民向城镇转移的动力。

(六)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

通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善了村级治理体系,群众广泛参与村级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项目的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评议的过程,实现了过去“为民作主”到“由民作主”的转变。通过农村产权确权登记发证,有效解决了农村产权权属纠纷,化解了过去由于产权不明、四至不清而产生的纠纷和矛盾,消除了不稳定因素,维护了农村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七)助推了新型城镇化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与农村金融创新的结合,可以让农民带着资产进城,加快了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步伐,有力促进了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土地集约。济源市很多农民,把确权后的土地流转出去,放心地进入城镇或者产业集聚区务工经商,承包地有流转费,务工有工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都活了。截至2013年底,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08万人。距中心城区较近的承留镇,是虎岭产业集聚区所在地,人口由3年前的不足2万人迅速积聚到5万多人,小城市建设初具雏形,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密不可分。

三、存在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虽然济源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总体进展顺利、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推进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是产权评估机制不健全。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是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性、前置性举措。目前针对农村市场的专业评估机构较少,加之符合农村特点的评估指标体系尚未建立,农村产权评估难度较大,评估收费普遍偏高。调研中我们了解到,一些村在推进股份经济合作时没有能力承担高额的评估费,不愿聘请专业评估机构对集体经营性净资产评估作价,导致评估中缺乏科学度量标准,主观判断成分多、随意性大,产生估值不准的问题。同时,在产权抵押贷款时,评估费用也增加了贷款申请人的融资成本。

二是信息网络不完善。各类产权的电子档案在保存安全性、管理科学性、利用便捷性等方面是纸制档案所无法比拟的。建立完整、准确、系统的工作档案和电子档案,是确权颁证工作的一项基本要求。调研中我们了解到,部分镇、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产权确权档案和流转管理的电子信息系统建设比较滞后,很多图像、图表、证书等信息数据还有没有电子化,不便于管理,也不利于长期保存。比如,国家规定林地承包经营权的承包期为70年,时间跨度很长,如果只有纸质档案而没有保存电子档案,就可能在未来发生林权纠纷时无据可依。同时,尚未建立统一完整的产权数据库,各类产权的电子信息还没有实现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分散,缺乏有效整合,制约了信息开发利用和资源共享。农村集体资产和资源电子台账尚不完善,在对农村产权规范管理、有效监管方面发挥作用不够。

三是金融对接不通畅。一方面,按照现行国家法律规定,具备作为抵押物条件的只有林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上的房屋,多数农村产权依然不能作为抵押物进行抵押贷款。如《担保法》规定:“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抵押”,《物权法》规定:“宅基地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抵押”。这在客观上抑制了金融机构进行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的有效推进。另一方面,农村产权处置变现渠道较少,操作风险较大。目前虽然已经通过三权分置的理论解决了一些实践问题,农民自有的土地经营权,可以自己处置和抵押,最坏的情况就是失去几年经营权;但经营权是可以流转的,如果流转过后的经营权再用于抵押,当出现承租人还不起银行钱然后跑路时,就会出现原有土地承包人和银行都拿不回土地的局面。据了解,这种情况在外省的一些地区已有发生,有的农户把全村的土地经营权都流转过来,随后发现还不上抵押贷款,就选择了“跑路”,虽然最终通过地方政府协调将土地还给了各家农户,但是因为银行没有拿回贷款,农民的承包经营权证也拿不回来了。

四是产权交易平台不统一。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是集中进行农村产权交易的有形市场。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日益壮大,农村生产要素交易需求越来越旺盛,对产权交易平台提出了更高要求,亟需建立规范统一的交易平台,为农村产权的交易流转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但目前涉及农村产权交易的部门较多,土地、农业、林业等部门都有自己的交易流转平台,普遍存在信息发布渠道有限、交易范围小、交易总量小、交易规则不统一、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增加了产权交易成本,降低了产权交易效率,制约了农村产权交易发展,影响了农民通过产权流转增加财产性收入。同时,由于产权市场的行政分割,不能充分发挥有效配置社会资源的功能作用。

四、几点建议

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农村改革发展中一个具有方向性的重大课题,对于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维护农民的合法利益,具有深远影响。河南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大省,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意义重大。按照中央和省委深化农村改革的有关部署和要求,就在全省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总结济源经验并在全省推广。我省已经出台的《关于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要按照“先试点探索路子,后全面推开”的总体思路,从2014年开始,在全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2017年要全面完成确权。济源市在这方面已经为全省探索了路子、积累了一定经验,建议:(1)由省委农办牵头,会同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政府研究室、省农业厅等部门,研究梳理总结济源经验,形成确权颁证工作的操作规范和政策体系,为各地推进这项工作提供指导。(2)适时在济源召开全省确权颁证工作现场会,在全省推广其经验做法。

二是建立健全农村产权评估体系。没有公允的行业评价标准,没有专业的价值评估人员,没有市场认可的中介机构,就难以对农村产权价值作出准确的判断。建议:(1)在充分听取农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相关产权管理部门、银行机构、评估中介机构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制定前瞻可行的产权评估指引,通过市场交易的试错更正,最终形成具有市场公信力、客观反映产权价值的评估标准和体系。(2)结合各地实际,分县(区)制定农村产权价值评估指导价格,省、市、县三级财政可安排专项资金,对集体经济组织负担的产权评估费给予补助,调动其聘请专业评估机构进行价值评估的积极性。

三是完善农村产权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建立健全农村产权档案和流转管理的电子信息系统,是提高产权交易效率、节约交易成本的基础。建议:(1)加快建立农村产权合同公证制度、登记备案制度。(2)指导各地按照统一的标准建立农村产权信息数据库和产权管理信息系统,将各类产权登记、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影像、图表和文字等资料录入数据库,实现农村产权管理信息化。(3)整合各县(市、区)农村产权登记数据库作为全省农村产权交易的基础数据,实现从信息收集、发布、交易到产权变更登记过户的网络服务,推动信息的共享共用,降低交易成本,通过建立统一完整的产权数据库,对农村各项产权的确认、转让、担保进行详细记录,保障农民、经济组织和银行机构的合法权益。

四是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拿着产权证书去抵押、担保、贷款,实现资产换资金,是农民的迫切愿望。创新农村产权交易是打通“三农”融资的关键节点。目前,按照中央部署,央行等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方案,2015年将制订出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方案。建议:(1)省直有关部门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的汇报衔接,积极争取将我省纳入试点范围,探索土地经营权等抵押融资办法,有效解决农村发展资金难题。(2)积极借鉴外省经验,鼓励省内有条件的县(市)设立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用于补偿因农村产权抵押融资产生的不良贷款损失,省、市财政给予适当补助。(3)鼓励省内有条件的县(市)设立担保基金,成立农业融资担保公司,开展抵押担保业务,按比例放大撬动银行资金。(4)加快农村金融服务网点建设,鼓励和支持已经率先出台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相关办法的农业银行积极开展相关业务,鼓励和引导农村信用社、各商业银行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金融服务,支持发展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农村金融机构、金融组织以及小额贷款公司,鼓励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根据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变化和围绕农村金融新需要,因地制宜确定支持重点。(5)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县级征信中心,为农户建立信用档案,开展信用户(村、镇)评定,在此基础上发放无抵押信用贷款,改善农村信用环境。(6)探索农民合作社联合会担保贷款机制,培育发展农村互助担保。

五是加快建立全省统一的产权交易平台。目前,我省已在郑州市、新乡市、信阳市、济源市、兰考县开展了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试点,将来每个省辖市都要建设产权交易中心。建议:(1)加快研究出台《关于开展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在搞好试点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建设用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农村房屋租赁、农村集体经济股权转让、农机具交易、知识产权转让等各项农村产权交易统一到一个平台上,不再重复建设各职能部门的交易平台。(2)适时推动各地产权交易平台与省级产权交易平台联网运行,实现信息共享,推动农村产权在更大范围的交易流转。

六是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动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我省推进现代农业大省建设,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必须进一步鼓励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开展确权颁证工作为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创造了条件。建议:(1)结合“四大工程”特别是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的实施,在稳定家庭承包基础上有序推进农地经营权流转,加快建设一批百亩方、千亩方和万亩方高标准粮田,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完善粮食和农业生产导向机制,确保种粮务农能获得稳定合理的收入,坚决防止土地流转“非农化”和“非粮化”问题。(2)鼓励工商资本发展现代农业,但对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要有严格的门槛,要建立资格审查、项目审核、风险保障金制度,完善准入和监管制度,严禁以土地流转之名搞非农建设,严禁圈占闲置耕地,让农民真正成为土地流转的受益者。

七是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当前,全省各地正在按照省委部署,推进完善基层民主科学决策、基层矛盾调解化解、基层便民服务工作、党风政风监督检查等四项制度和机制。建议:(1)以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通过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确权颁证、清产核资、资产评估等各个环节大力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进一步规范和落实村级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保障好群众的民主权利,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2)通过明晰农村土地等各类产权妥善处理二轮土地延包时的遗留问题,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基层和谐稳定。(3)通过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使村集体有财力健全服务网点,构建综合便民服务体系,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4)通过对农村集体资产的量化和公示,进一步推动村务公开,使农村“三资”管理规范、透明,保障农民对各类产权的使用、收益、分配情况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从源头上防治农村腐败现象的滋生。

注:济源市,是河南省省辖市,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位于河南省黄河以北,北隔太行山与山西晋城相接,西距中条山与山西运城交界,南临黄河与河南洛阳接壤,东与焦作毗邻。辖5个街道、11个镇:济水街道、沁园街道、北海街道、天坛街道、玉泉街道、克井镇、五龙口镇、梨林镇、轵城镇、承留镇、坡头镇、大峪镇、邵原镇、思礼镇、王屋镇、下冶镇。面积1931平方千米,人口72.4万人(2014年常住人口)。

济源市地形北高南低,北部为群峰峥嵘,绝壁林立的太行山脉,东南部为黄土丘陵。气候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济源是愚公移山故事的发源地。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现已形成能源、化工、冶金等工业生产体系。手工艺品天坛砚为我国4大名砚之一。

济源市旅游景点有济源小浪底风景区、济源王屋山景区、济源黄河三峡景、济源五龙口、济源济渎庙、济源奉仙观、济源原始森林(济源小沟背景区)、济源九里沟、济源西滩景区、济源玉阳山等。土特产有黄花菜、冬凌茶等。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农交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农交网”。

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精选项目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