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6666-737
农交网APP

农交网APP

扫码下载

农场管家APP

农场管家APP

扫码下载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关注有礼

商务合作

农交客服

扫码咨询

昌吉州吉木萨尔县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行动计划(2020-2025年)实施方案

2022-01-07 17:01:08来源:吉木萨尔县人民政府办公室阅读量:1202

为进一步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和生产力布局,提升农产品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带动农民持续增收致富,促进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吉木萨尔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在2021年3月28日印发了《吉木萨尔县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行动计划(2020-2025年)实施方案》(吉县政办〔2021〕28号)。对于昌吉回族自治州农村产权交易吉木萨尔县农村产权交易相关问题,欢迎大家积极点击咨询。

吉木萨尔县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行动计划(2020-2025年)实施方案

为科学布局我县优势农产品,依据《昌吉回族自治州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行动计划(2020-2025)》(昌州党办发〔2020〕37号),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稳粮、强经、扩畜、增饲草、兴特色”总体思路,围绕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发挥区域比较优势,进一步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和生产力布局,提升农产品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带动农民持续增收致富,为促进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市场主导、政策引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用市场机制、价格手段倒逼农业结构优化调整、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围绕保障全县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做好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加强宏观调控,全面增强优势农产品产出能力,促进农产品总量平衡、结构合理和质量提升。

(二)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布局。立足全县农业资源禀赋和主体功能区定位,巩固提升“两区”建设成果,综合考虑产业基础、消费需求、生产现状、水土资源条件等因素,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科学合理规划优势产品生产区域布局和重点方向,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向优势产区和产业带集聚。

(三)坚持科技兴农、质量优先。践行新发展理念,落实质量兴农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推动农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四)坚持产业融合、协调发展。围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建设,促进优势区域种养业与加工、流通、营销环节相衔接,主导产业与农村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相协调,统筹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和创业园建设,加速构建优势产业集群,提升农业发展整体效益。

(五)坚持绿色引领、生态高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严守耕地和生态保护红线,节约资源,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绿色生产体系,构建科学适度有序的农业空间布局体系,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

三、总体目标

力争到2025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22万吨左右,确保粮食安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0家以上,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经营收入年均增速保持3%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1以上,农业总产值达到31.3亿元。

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与发展重点

进一步贯彻落实州党委确定的我县发展定位和产业布局,落实水资源利用“三条红线”规定,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和推进畜牧业全面振兴,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提升农业生产比较效益。

(一)加快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

总体布局:南部特色种植,主要以大蒜、马铃薯、特色林果、蔬菜制种、饲草为主;中部平原稳粮强经,发展粮食和特色经济作物,主要以西葫芦、加工番茄、油料、瓜菜为主;北部生态高效,在沙漠沿线重点发展红花、打瓜、大芸、沙棘等作物。

1.确保粮食安全。以“稳定面积、提高品质、增加效益”为目标,建设优质小麦生产基地。优化区域布局,减少山旱地种植面积,将小麦种植在保灌区和丰产区。加强小麦标准化生产与管理,大力推广节水灌溉、精量播种、种肥分离和水肥一体化等适用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单产水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导农户种植强筋、有机小麦等优质小麦品种,提高种粮效益。继续完善小麦收储制度改革,鼓励多元化市场主体入市收购,实现市场化收购和优质优价。到2022年,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25万亩,产量保持在10万吨以上,优质专用和有机小麦面积占比达到72%以上。到2025年,小麦面积稳定在25万亩以上,产量达到12万吨以上,确保粮食安全,优质专用和有机小麦面积占比达到75%以上。

2.做强特色农业。根据资源禀赋、生态条件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作物种植,重点发展加工番茄、蔬菜、西葫芦、打瓜、红花、马铃薯、大蒜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作物,到2022年,特色作物面积增加到20万亩左右,到2025年,特色作物面积稳定在22万亩左右;发挥山区逆温带气候和光热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蔬菜、玉米等制种。到2025年,优势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达到3万亩,主要制种行业龙头企业自建或联合共建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

3.做精林果业。山区依据海拔高度、气候条件等自然生态因素,主要在泉子街镇、大有乡、新地乡集中形成以种植优质高效的高酸海棠、鲜食杏为主的林果基地;在平原区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经济效益高的大果沙棘、肉苁蓉等沙生产业。

(二)加快推进畜牧业全面振兴

总体布局:力争2025年末实现肉牛出栏10万头,肉羊出栏50万只,生猪出栏50万头,家禽出栏100万羽以上,畜牧业产值达到20亿元以上。

1.肉牛产业:重点发展南部山区优质肉牛养殖,对有养殖意愿的散养户给予购牛专项贷款,按照年利率50%给予贴息;对新购进的母畜按照政策性保险进行承保,对政策性保险未覆盖到的农户,本着自愿原则按照3%保率全额投保。

2.奶牛产业:一是通过优质性控冻精自繁自育,增加基础荷斯坦奶牛存栏,改造提升现有奶牛场生产产能,倡导奶牛健康优质、高效安全养殖。二是通过政府贷款贴息、奶产业发展项目等支持扩大奶牛养殖规模。三是通过润源、永新等奶牛养殖合作社(场)带动形成外向型产供销一体的发展格局,巩固提升我县奶产业发展,到2025年奶牛存栏增加到3万头以上。

3.肉羊产业:一是加快肉羊品种改良力度,改良提高地方肉羊品种,适度引进区外良种,积极推进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以发展萨福克、德美等优质肉羊为增产突破口,加快推进规模化养殖。二是重点推广青贮、铡短粉碎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全价饲料等实用技术,不断提高肉羊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稳产增效。

4.生猪产业:依托吉木萨尔县大北农农牧开发有限公司、庆欣养殖合作社等企业,打造生猪生产基地,积极搭建生猪交易平台,力争形成产-供-销一体的生猪产业链,到2025年生猪出栏突破50万头。

5.禽蛋产业:在现有5家蛋鸡养殖合作社的基础上,通过政策扶持、项目带动扩大生产规模。培育蛋制品加工企业,变鲜蛋上市为蛋制品供应,变初级产品为深加工产品,加快产业链建设。到2025年实现家禽出栏100万羽,禽蛋产量突破1.5万吨。

6.特色养殖:依托阿乐腾参德克、牧兴养殖、九鼎养殖、红元鸽业等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特色养殖,做优做强驴、骆驼等特色养殖。促进特色畜产品深加工,打造绿色品牌,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特色养殖附加值。

(三)加快推进渔业发展

2020年全县渔业养殖总面积1462.35亩,其中池塘1100亩、坑塘362.35亩。全县目前有7家专业养殖合作社和21家养殖个体户,渔业产量达1237吨,渔业生产总产值约1200万元左右,利润约320万元左右。

总体布局:依托北庭镇兆祥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北庭镇宇辉养殖专业合作社,主要在北庭镇滩涂地域内开展优质冷水鱼类养殖,积极发展对虾等特色养殖,新建室内标准化池塘20亩,到2025年全县渔业产量达到1500吨,渔业总产值达到1500万元以上。

五、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坚持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大力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分散布局向集群发展转变。

(一)明确区域发展定位。围绕“世界遗产地、资源富集区”定位,重点发展粮油、红花、西葫芦、辣椒、大蒜、马铃薯、沙棘、肉苁蓉等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打造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区。

(二)加快农产品初加工发展。鼓励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等集中连片建设农产品初加工设施。加强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鼓励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粮、油、畜等农产品初加工,促进农民合作社发展壮大、转型升级。扶持小微粮食加工企业,争取培育2家以上走出新疆的特色食品加工企业。积极培育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农民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场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进一步完善联农带农益农机制,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到2022年,新增年屠宰规模10万头生猪屠宰场1座;培育农产品初加工示范合作社2家以上。到2025年,全县培育农产品初加工示范合作社5家以上;巩固提升8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水平,联合体成员间利益联结机制更加紧密,联农带农促农增收作用更加突出。

(三)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鼓励支持合法、诚信、安全、环保、正常生产经营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创新,提升加工深度、开发新产品、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推动企业由小变大、加工程度由初变深、加工产品由粗变精。积极整合优势农牧企业资源,推进强强联合发展,支持龙头企业重大项目建设,促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到2022年,培育3家以上精深加工示范企业,培育营业收入超1亿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以上。到2025年,全县培育5家以上精深加工示范企业,培育营业收入超1亿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以上。

(四)积极发展主食加工业。积极推进馕产业和挂面、面筋、方便食品等主食产业发展。促进主食加工产业集群发展,研制生产一批营养、安全、美味、健康、方便、实惠以及具有特色的多元化主食产品。鼓励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民合作社研制或引进标准化、规模化、智能化生产线,提高主食产品工业化生产水平和社会化供应能力。到2022年,全县培育主食加工示范经营主体1家以上。2025年全县主食加工示范经营主体达到3家以上,主食产品产能和供应能力明显提高。

(五)加强农产品市场开拓。全面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创新农产品营销方式,以探索和完善我县农产品产供销体系为着力点,以织好农产品“两张网”为目标,实施“十城百店”农产品外销平台工程,加强疆外销售网络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多样化多层次的农产品网络展示销售模式,结合县域产业特色,以特色农产品、农村手工制品等为重点,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加强农产品生产和流通主体对接交流、展示、销售特色农产品,扩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到2022年,依托县域企业疆外农产品分销点、内地实体店经销、代理、专营销售、网上产品推介,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到2025年,全县农产品外销网点力争达到“十城百店”规模,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以上。

(六)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突出抓好休闲农业与主导产业及相关产业链的融合发展,着力探索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新模式,不断提升休闲农业核心竞争力。依托南部天山自然风光、中部平原人文资源、北部沙漠自然资源,培育乡村旅游精品品牌。挖掘休闲农业持续发展的潜力,推进全域全产业链“大旅游”格局的构建,加快促进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劳动变运动、农产品变商品、农房变客房,打造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农业结构调整的新模式、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到2022年,全县培育建成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配套的田园综合体1个,培育打造州级以上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10个,实现营业收入1亿元以上。到2025年,全县培育建成田园综合体2个,培育打造州级以上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20个,实现营业收入1.5亿元以上。

六、全面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一)提升绿色农业发展水平。着力构建支撑农业绿色发展的技术体系,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提升绿色农产品质量和效益。持续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及农药减量控害技术,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全面实施秸秆综合利用行动及农膜回收行动。强化执法监管,持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通过检打联动等方式加大工作力度,做到有案必查、查必到底。深入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突出“一标一品一产业”,围绕独特品质,优化生产技术规程,加强品牌建设和特色文化传承。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到2022年,全县农产品检测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达到15万亩,绿色食品达到15个以上。到2025年,全县农产品检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达到20万亩,绿色食品达到30个以上。

(二)推进农业品牌化、标准化发展。贯彻落实品牌强农战略,加强县域特色农产品品牌整体规划,积极利用网络传播新渠道,大力发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选育一批质量硬、人气高的企业品牌与产品品牌,建立品牌目录发布机制。稳步推进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和良好农业规范认证推介。加强品牌监督管理,规范品牌培育发展,强化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和地理标志商标注册,不断提升我县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到2022年,全县培育打造进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的农产品3个以上。到2025年,全县培育打造进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的农产品5个以上。

(三)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精准实施储备项目,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加快建立项目储备库制度,筛查确定项目申报和实施顺序,做好项目申报实施准备工作。加大科技示范,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加快改造和提升农田高效节水灌溉设备,快速提高现代农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大对农田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跟踪监督,健全管护长效机制,有效提高耕地地力和质量等级,确保建得好、用得上、有效益、管长远。到2022年,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4万亩。到2025年,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0万亩。

(四)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加强农技推广服务网络建设,构建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建立科学考核激励机制,保障农技人员增值服务合理取酬权益,加强农业高端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推进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加强综合性基层农技服务站点建设,完善服务设备配套和服务体系功能。提高农业推广服务队伍素质,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一户一个明白人”培训,发展一批“土专家”“田秀才”。鼓励与高校、科研院所及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技术协作,建立面向新型经营主体、企业的技术服务联盟。根据发展需要,招募特聘农技人员开展农业技术有偿服务,提供产业发展急需的精准指导和咨询服务。

(五)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农机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突出作用,以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农机服务模式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为路径。在种植业方面,重点发展导航播种、大型高架植保机械、蔬菜类作物收获机械、特色种植收获机械,提高种植业全程机械化水平;在畜牧业方面,发展规模化养殖中所需的新型打捆机、养殖场清粪设备、环控设备,加快推进畜牧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在林果业方面,重点解决海棠果采摘、苗木起挖移栽等环节的机械化示范推广;强化农机合作社、农机联盟等社会化服务组织的规范化发展、规模化经营;支持促进我县农机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培育两家农机新技术龙头骨干企业,提升农机行业现代化水平,为现代农业发展打牢坚实基础。到2022年,加快农机装备转型升级,提高农业机械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水平。主要农作物实现全程机械化,种植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6.5%以上,农林牧渔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1.5%以上。到2025年,全县种植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8%以上,农林牧渔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3.5%以上。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农交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农交网”。

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精选项目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