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6666-737
农交网APP

农交网APP

扫码下载

农场管家APP

农场管家APP

扫码下载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关注有礼

商务合作

农交客服

扫码咨询

硚口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硚口区加快产业发展实施“四个一批”三年(2019—2021)行动计划的通知

2021-11-29 17:55:09来源:硚口区人民政府办公室阅读量:820

2019年8月13日,硚口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硚口区加快产业发展实施“四个一批”三年(2019—2021)行动计划》。若是大家对其不了解的话,不妨可咨询武汉市硚口区农村产权武汉市农村产权及其湖北省农村产权交易。农交网带来的《硚口区加快产业发展实施“四个一批”三年(2019—2021)行动计划》全文如下:

各街办事处,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硚口区加快产业发展实施“四个一批”三年(2019—2021)行动计划》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硚口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8月13日

硚口区加快产业发展实施“四个一批”三年(2019—2021)行动计划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全区经济创新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坚持项目立区、产业兴区,聚焦“1+3+N”产业体系,加快现代科创智城建设,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坚持质量引领、创新驱动,以“产业第一、企业为大”的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总抓手,准确把握新常态下硚口产业发展面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通过实施“四个一批”三年行动,做强一批、壮大一批、孵化一批、引进一批,形成特色鲜明、企业聚集的产业群,努力打造硚口发展新动力、新优势,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

到2021年,全区经济发展质量显著提高,“1+3+N”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支柱产业规模倍增,龙头企业增质提效,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招商工程精准推进、高端人才加速集聚,实现硚口向科创产业强区加速迈进。

——龙头带动作用明显加强。集聚主营业务收入超500亿元龙头企业3家、超100亿/50亿元企业7家、超50亿/20亿元企业10家。新增境内外上市企业数量突破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突破5家。

——梯队式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在“互联网+”、现代商贸、工业服务、医疗健康等领域形成梯队式产业发展格局,培育独角兽或准独角兽企业1家、瞪羚企业10家,“四上”企业100家,孵化有核心技术优势、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中小企业200家。

——园区规模档次持续提升。建设年产值超过百亿元的产业集聚基地1个,年产值超过二十亿元的专业化园区5个,年产值十亿元的特色园区、楼宇10个。

——创新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建成一批国家级、省级产业创新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业设计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以科创为特点的产业创新型体系基本形成。

——创新创业人才不断集聚。力争用三年时间实现市级以上高端人才30名以上,区高层次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人才200名以上。

三、工作任务

(一)抓顶层设计,完善产业发展生态体系

1.完善产业规划。强化规划引导作用,围绕工业设计、生命健康、环保、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产业,尽快制定出台汉江湾区域产业规划,坚持产城融合,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统筹城中村产业用地向科创产业聚焦,实现城市功能优质均衡、产业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和谐宜居、生态空间城绿水秀,推动硚口可持续发展。(责任单位:区发改局)

2.构建产业生态。构建充满活力、彰显魅力,更具吸引力、富有竞争力的创新生态,加强生产、生活配套体系建设,将科技、环保、人文、生态贯穿于产业发展的全过程。大力引进和发展产业引导基金、风投基金、天使基金、创投基金,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实施企业上市梯队培育工程。构建公共服务平台和专业技术服务平台,营造低门槛、高质量的创新创业环境。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不断提升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区更具互联网基因。(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区科经局、区商务局、区金融局、区行政审批局)

3.实施高端合作。谋求跨区域合作,以“双招双引”为抓手,勇攀高枝,加强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先进地区的高端合作,以汉江湾科创总部基地建设为载体,全面深化与深圳的合作。谋求跨领域合作,加强对接武大、华科等武汉优质高校院所,形成战略合作。谋求跨行业合作,推动区内外重点企业之间优势互补、协同发展。鼓励优秀企业通过人才引进、技术引进、合作研发、委托研发、参股并购、专利交叉许可等方式开展国际创新合作。(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商务局、区科经局、区金融局、区健康专班)

(二)抓企业主体,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1.做大做强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建立重点扶持企业清单。在我区“1+3+N”产业体系中,深入挖掘和发现一批行业领军骨干企业,选择20家左右自主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行业领军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建立五百亿、百亿、五十亿企业的梯次推进体系。鼓励现有百亿企业向更高水平迈进,对葛洲坝、省石化、中百等企业实施“一企一策”,尽快成长为超500亿或准千亿企业;建立百亿、五十亿企业培育库,支持地铁集团、新华书店、远大医药、航天电工等准百亿企业做大做强,形成一批新百亿、准百亿企业。营业收入首次达到500(100)亿元/100(50)亿元/50(20)亿元,区级财政贡献5000万/2000万元/800万元以上,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1000万元/500万元/100万元。满足以上条件,且每年区级财政贡献增幅不低于15%,再给予奖励2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对在境内外主板、科创板上市的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300万元、200万元。力争到2021年,集聚主营业务收入超500亿元的龙头企业3家、超100亿/50亿元的企业7家、超50亿/20亿元的企业10家。实现境内外上市企业数量突破2家,在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突破5家。(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区科经局、区商务局、区健康专班、区财政局、区统计局、区税务局、区金融局、各街道办事处、开发区)

2.培育壮大一批高成长性企业。建立高成长企业培育库。瞄准“两高四新”,分行业筛选确定高成长性重点培育企业,建立“1+3+N”产业领域“四上”高成长型企业培育库和准“四上”高成长型企业培育库,加强分类指导和全程助长,促进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增长、质量不断提升,形成中小微企业梯次成长、融通发展的局面。加大对高成长性企业发展的支持。对新进入规上和限上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5万元;对获得隐形冠军示范、隐形冠军培育、科技小巨人的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50万元、5万元、2万元。加大对进入培育库企业的倾斜,优先开展融资担保、基金支持、贷款贴息、高新技术辅导等政策扶持。优化引导基金激励,探索设立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优先投入我区重点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积极落实国家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深化“四办”放管服改革,完善企业直通车品牌,强化公共管理服务,加快推动解决企业合理合法诉求。力争到2021年,培育形成国内外细分行业“独角兽”或“准独角兽”企业1家和“瞪羚”企业10家,“四上”企业100家。(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区科经局、区商务局、区金融局、区健康专班、区财政局、区统计局、区税务局、各街道办事处、开发区)

3.孵化培育一批科创新型种子企业。建立科创型孵化载体清单。通过在房租、宽带接入费用和公共软件等方面给予适当财政补贴等方式,引进社会力量建设众创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载体,打造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的新型孵化模式,形成要素集聚化、服务专业化、运营市场化和资源开放化的创新创业新格局。通过各类人才和创业要素资源的汇集,催生新经济、新业态、新产业。继续办好武汉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项目大赛,发挥平台和品牌优势,发现和集聚有潜力的孵化项目。对创办科技产业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众创空间及创业示范基地的机构,每培育1家高新技术企业,给予5万元支持;对入驻总企业不低于100家,新增企业不低于50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不低于5家的孵化器,给予一次性奖励50万元;经认定为区级以上孵化器,给予一次性补贴20万元。力争到2021年,新建市级以上孵化载体5个,纳入孵化计划的企业每年不少于200家;孵化有核心技术优势、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中小企业200家。(责任单位:区科经局、区人力资源局、各街道办事处、开发区)

4.“双招双引”一批优秀企业、人才。建立重点产业招商项目库。以汉江湾科创总部基地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重点,深化、细化“1+3+N”产业发展思路,明确产业链细分行业,瞄准世界500强、央企、民营企业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编制重点产业招商项目库,储备行业前十位企业,积极开展靶向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和平台招商,策划引进一批高端产业项目和龙头企业,确保招商引资签约项目逐年递增。研究现代商贸、工业服务、健康服务等产业聚集要素,围绕解决产业发展痛点问题,制定完善更具针对性和吸引力的专项细化政策。聚焦葛洲坝、远大医药等龙头企业,引进上下游关联企业,形成产业链集聚;聚焦复星汉正街项目,打造时尚产业,集聚一批高质量的现代商贸和金融服务企业;依托同济健康城,引进一批医疗健康企业,形成特色产业集群;依托越秀、新世界、凯德等高端写字楼,集聚一批总部型科创企业和商贸企业;依托D+M小镇、新工厂、三新孵化器等园区重点引进工业设计、智慧城市、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环保等产业链企业。

大力构筑人才高地。持续实施“四大资智聚汉工程”,通过项目聚人才、依托人才引项目,制定出台更加有针对性、高效的人才引进工作机制和相关的配套政策。对重点企业的高端研发人才、管理核心人才及团队,优先推荐认定“城市合伙人”“黄鹤英才计划”。对在硚口创新创业的“千人计划”、“百人计划”、“黄鹤英才”等高端人才,采取无偿资助与股权投资方式,给予100万项目资助。鼓励和支持海内外知名高校、研发机构在硚口独立或联合区内企业建设研发机构或分支机构;鼓励和支持企业建设“院士工作站”、“院士企业工作站”等科研机构。加快规划建设人才公寓、国际学校,协调解决高端人才的住房安居、子女入学、医疗服务等问题。推进创业辅导、创业保姆、“一站式服务”等人才服务模式,持续开展招才引智活动,集中宣传展示硚口人才政策和创新创业环境。

力争到2021年,全区每年签约重点项目不少于10个,落地项目不少于5个;引进市级以上高端人才不少于30名,区高层次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人才不少于200名。(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商务局、区科经局、区健康专班、区人力资源局、区房管局、区教育局、各街道办事处、开发区)

(三)抓产业集聚,打造“基地+园区+楼宇”新格局

1.打造亮点示范基地。高标准建设具有国际化水准的汉江湾科创总部基地项目,出台鼓励重大产业项目入驻基地集聚发展的扶持措施,重点引进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央企、中国500强、上市企业、总部企业、战略性新兴企业扎堆发展,形成“建好一个、带来一批”的磁场效应。搭建高端产业载体与优质企业的快速对接平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聚合发展。支持在基地先行先试各项改革政策,积极争取省、市相关政策资金扶持。以汉江湾科创总部基地为标杆,建设年产值超百亿的产业总部基地1个。(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发改局、区科经局、区城改局、相关街道办事处、开发区)

2.建设一批价值创新载体。研究制定产业载体发展规划,加强与“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的衔接,科学定位产业方向,结合城市功能区布局,引导商务楼宇错位发展,形成产业特色。推动优势产业向重点产业园区和核心商务楼宇集聚,做到“一园区一产业,一楼宇一特色”。力争到2021年,建成年产值超十亿的园区、楼宇10个。(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区商务局、区科经局、区国土规划分局)

3.推动科创小微企业园区建设。对照《武汉市现代产业园和科创小微企业园考核评价办法》、《武汉市新两园建设提升工程奖补资金管理办法》,对现有各类工业园区、载体资源进行摸查,编制科创小微企业园规划,支持园区淘汰落后产业,引入“1+3+N”新兴产业。鼓励龙头企业或各类机构成立产业园区建设和运营主体,负责产业园区开发与管理。支持老旧园区以科创产业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企业集聚、要素集约、技术集成、产业集群、服务集中的园区产业格局。力争到2021年,完成10个以上“新两园”建设和改造任务。(责任单位:区科经局、各街道办事处、开发区)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统筹推进。建立区委、区政府统筹全区产业发展,区有关部门和各街道办事处、开发区分工合作的工作推进机制。区发改、科经、商务、健康专班、财政、金融、招才等部门要高度重视产业培育工作,落实主体责任,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工作重点,密切分工协作,细化政策措施,形成工作合力,确保产业培育发展工作稳步推进,取得实效。(责任单位:区政府办、区发改局、区科经局、区商务局、区健康专班、区委组织部、区财政局、区金融局、区统计局、区税务局、各街道办事处、开发区,各相关职能部门)

(二)强化政策支持。在“黄金双九条”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出台新动能培育专项政策,更有针对性的重点支持科创产业和“三大产业”加速集聚。制定政策兑现流程图、时间表,确保政策落实落地,树立良好招商信誉。整合、用好上级专项资金,加大示范试点项目支持力度,打造具有带动性的亮点项目。积极帮助企业申请国家、省、市关于招商、人才、科技、产业等多方面政策扶持奖励。(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科经局、区商务局、区健康专班)

(三)优化发展环境。按照“放管服”改革的总体要求优化办理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实施“套餐”式审批和“一窗式”服务。用好互联网手段,推进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和自助服务大厅建设。做好、做实“百名干部联百企”、“双万双联”等助企服务行动,着力解决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中的问题。落实国家、省、市支持降低企业成本的若干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打造若干个国内领先的科创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平台、创业创新示范中心和应用展示中心,提供相关技术创新、认证检测、标准规范、市场推广等专业化的公共服务。(责任单位:区行政审批局、区科经局、区财政局、各街道办事处、开发区)

(四)加强监测考核。按照“可统计、可监测、可评估”的原则,建立发改、统计、工商、税务等多部门联动机制,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完善统计监测和监管制度,指导企业注册登记和申报纳统,逐步建立指标库、企业库、项目库、税源库,定期发布产业监测数据和分析报告将科创产业培育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并将产业发展监测评结果与工作业绩考核相结合,更加科学的推进和督促各项工作落实。(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统计局、区发改局、区市场监管局、区财政局、区税务局)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农交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农交网”。

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精选项目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