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农田地膜覆盖方法有哪些?地膜覆盖的作用和效果是什么?
2020-12-28 11:10:32来源:农交网阅读量:14278
现在种田也越来越讲究了,也需要一些技术和方法,这样才能是农作物更好的成长,而地膜覆盖就是很多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必须要用到的,那么一般农田地膜覆盖方法有哪些?地膜覆盖的作用和效果是什么?下面就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一般农田地膜覆盖方法
1、平畦覆盖
畦面平,有畦埂,畦宽1.00-1.65米,畦长依地块而定。播种或定植前将地膜平铺畦面,四周用土压紧。或是短期内临时性覆盖。覆盖时省工、容易浇水,但浇水后易造成畦面淤泥污染。覆盖初期有增温作用,随着污染的加重,到后期又有降温作用。
2、高垄覆盖
畦而呈垄状,垄底宽50-85厘米,垄面宽30-50厘米,垄高10-15厘米。地膜覆盖于垄面上。垄距50-70厘米。每垄种植单行或双行甘蓝、莴笋、甜椒、花椰菜等。
3、高畦覆盖
畦面为平顶,高出地平面10-15厘米,畦宽1.00-1.65米。地膜平铺在高畦的面上。高畦高温增温效果较好,但畦中心易发生干旱。
4、沟畦覆盖
将畦做成50厘米左右宽的沟,沟深15-20厘米,把育成的苗定植在沟内,然后在沟上覆盖地膜,当幼苗生长顶着地膜时,在苗的顶部将地膜割成十字,称为割口放风。晚霜过后,苗自破口处伸出膜外生长,待苗长高时再把地膜划破,使其落地,覆盖于根部。俗称先盖天,后盖地。
二、地膜覆盖的作用和效果
1、提高土壤温度,促进作物早熟
地膜透光性好,覆盖地面可有效地贮存太阳辐射能升高土壤温度,又由于地膜的不透气性,阻隔了土壤中热量以长波辐射形式的再辐射和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热量的损失。
2、保持土壤水分、增加有效养分
地膜不透气、不透水,地面覆盖可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同时盖膜以后、土壤温度上下层差异加大,使较深层的土壤水分向上层移运积聚,这样起到了保墒提墒的作用,使耕作层土壤水分充足而稳定。
3、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地膜覆盖可以防冲、防涝,减少风蚀和水蚀,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同时可抑制杂草,农机具和人畜践踏,使土壤保持良好的疏松状态,土壤固相减少3%-5%,气相增加3%-4%,液相增加1%-2%,孔隙度增加,硬度减少3-6倍,避免因灌溉、降雨等引起的土壤板结和淋溶,使土壤水、肥、热气诸因素处于协调状态,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了及其优良的条件。
4、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
地膜覆盖栽培叶面积比露地增大,覆盖畦面反射光率也大于对照,利于提高光合作用。
5、提高产量和品质,增加经济效益
各地对比试验和生产实践表明,地膜覆盖栽培一甜般可增产30%以上。
以上的这些内容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一般农田地膜覆盖方法有哪些?地膜覆盖的作用和效果是什么?这方面知识,对此大家应该都了解透彻了吧,希望这些能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