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农村承包山地,出现承包纠纷该怎么办?
2020-11-30 20:24:32来源:农交网阅读量:1154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返乡创业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不少人选择到农村去承包土地作为创业的场地,山地承包就是其中的热门。然而,也正是因为如此,山地承包纠纷也随之增多,那么去农村承包山地,出现承包纠纷该怎么办?
一、山地承包纠纷有哪些?
山地承包纠纷常见的有三种:
1、土地发包中发生的纠纷
《农村土地承包法》对土地承包的原则和程序作出了明确规定,但在实践中此类合同大多系村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小组与承包户签订,不符合“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的村民代表的同意”的规定。
在有的地方,村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不经民主议定便私自发包,有的甚至以明显的低价发包。该种情况下村民本来就有意见,一旦出现土地价格上涨或土地收益提高,就容易引发群体性矛盾和纠纷。还有的层层转包甚至一地多包,从中渔利而引发纠纷。
2、承包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
突出表现在:
(1)违法收回已经发包给农户的承包地;强行收回外出务工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农民及出嫁女等的承包地;
(2)在承包期内用行政命令的办法硬性规定在全村范围内几年重新调整一次承包地,借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之机重新承包土地;
(3)利用职权变更、解除土地承包合同;
(4)借调整之机随意提高承包费;
(5)强制收回农民承包地搞土地流转,乡(镇)政府或村级组织租赁农户的承包地再进行转租或发包,假借少数服从多数强迫承包方放弃或者变更土地承包经营权而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等。
3、有关承包合同效力的纠纷。涉及承包合同是否合法、有效的问题以及无效合同的处理问题。
二、山地承包纠纷怎么解决?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般可以有以下处理方式。
1、乡村调解
乡镇和村这一级,对农户承包土地的情况最为了解,也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矛盾纠纷最为清楚。乡村干部一般在群众中有着一定的威望,处理土地纠纷也有着很多的经验和方法,在调解和处理土地纠纷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果你遇到土地方面的矛盾纠纷,第一想到的便是依靠乡村调解解决,你可以向他们提出书面或口头申请,乡镇和村都有义务帮助你们调解处理。调解达成协议后,一定要签订调解协议书,和解双方和调解人签字盖章,这可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2、县市仲裁
关于仲裁问题,我国有一部专门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以法的形式规定了承包地纠纷仲裁的内容、机构、形式等具体方面。
负责仲裁的机构是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在县级一般都有设立,办公室设在农业部门,并承担其日常工作。
如果你有承包地方面的纠纷需要仲裁,要向当地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递交仲裁申请书,说明基本情况、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并提供相应的证据和证据来源。
仲裁委员会是否受理,会在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受理通知书、仲裁规则和仲裁员名册送达给你;如果不受理,也会书面告知。
受理后,仲裁委员会应在适当时机象法庭一样开庭审理,你可以申诉的你理由,提交相关证据,仲裁委员会结合实际情况依法裁决。裁决一般会在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60日内结束。
3、司法解决
如果你对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不服,可以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另一方面,针对农民法律知识少、司法意识弱的特点,建立相应司法援助,帮助其在法律框架内解决问题。
因此,大家在面对山地承包纠纷时,一定要弄清楚纠纷类别,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