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6666-737
农交网APP

农交网APP

扫码下载

农场管家APP

农场管家APP

扫码下载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关注有礼

商务合作

农交客服

扫码咨询

河北《承德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实施办法》政策解读及全文

2020-11-02 14:28:30来源:承德县人民政府阅读量:830

2020年6月29日,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承德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实施办法》(承县政办字〔2020〕58号),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以下是《承德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实施办法》的政策解读及全文内容。

《承德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实施办法》政策解读

一、出台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党中央和国务院先后出台指导性文件,要求各地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并对引导农村产权交易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提出了系统意见。目前各类农村产权流转交易需求明显增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开始逐步发挥显著作用,为深入贯彻落实各级政府关于规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的运行和监管,制定本办法。

二、制定依据

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4〕71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农村产权交易管理办法的通知》(冀政办字〔2019〕63号)、承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承德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办法的通知》(承市政办字〔2019〕95号)等国家、省、市有关农村产权交易方面的文件,结合我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工作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三、主要内容

(一)总则。阐明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的成立性质、工作意义,明确了交易中心、乡镇人民政府、村委会及县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规定了收费依据。

(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明确了十二项交易类别、交易方式及农村集体资产交易门槛。农村集体资产的标的流转交易金额达到20000元以上(含20000元)、农村集体建设项目招标金额达到100000元以上的(含100000元)必须通过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进行。

(三)交易程序。明确权利人可自己或委托代理办理交易申请,申请交易时应提交的资料,需履行决策或审批程序提供决策或审批证明。明晰了流转交易中心受理、审核、组织交易等服务环节的审核时限,明确了组织交易双方签订规范的交易合同,涉及权属变更的,交易双方向有关部门提供交易鉴证书等申请材料。

(四)交易规范和监管。加强资金监管,对交易主体进行信用登记,推行“黑名单”制度,明确了在交易过程出现纠纷的解决途径。农村集体资产和农村集体建设项目招标未按规定进入交易中心公开进行的,由相关部门追究责任。涉嫌违纪违法的,移交(移送)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处理。

(五)附则。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此前有相关政策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承德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实施办法》全文内容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我县范围内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行为,确保流转交易公开、公平、公正,保障交易主体的合法权益,发挥市场配置农村资源的作用,推动农村生产要素有序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4〕71号)、《河北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河北省农村产权交易管理办法》(冀政办字〔2019〕63号)和《承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承德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办法的通知》(承市政办字〔2019〕95号),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在本县范围内从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活动的,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进行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应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遵循依法、自愿、有偿、公开、公正、规范原则。

第四条 本办法所指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以下统称流转交易中心)是指经县级以上政府批准成立,为各类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提供公共服务的公开市场。

本办法所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指乡(镇)、村农民以生产资料及其它资产集体公有制形式建立的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

本办法所指农村集体资产是指属于乡(镇)、村集体组织全体成员集体所有的资产。

县流转交易中心负责本县行政区域内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信息发布、组织交易、交易(合同)鉴证、资金结算、抵押登记等综合服务。

县流转交易中心要做好同省、市两级流转交易中心流转交易信息共享对接工作,实行交易平台、信息发布、交易规则、收费标准、交易鉴证、档案管理等“六统一”管理。

第五条 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须坚持为农服务宗旨,突出公益性,不以盈利为目的。县流转交易中心对进行流转交易的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户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免收服务费用,对其他交易主体收取费用按照《河北省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收费管理办法(试行)》(冀供销办字〔2019〕18号)执行。

县财政、自然资源和规划、农业农村、市场监管、林业和草原、水务、住建、行政审批等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政府采购、确权赋能、资格审查、变更登记、交易标的查询等支持工作,引导农村产权交易主体进入流转交易市场,协同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

农业支持政策及农业项目资金可以向进入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的农业经营主体适当倾斜。“承德山水”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政银企户保”平台可以优先向进入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办理业务的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服务。

第六条 县流转交易中心由县供销合作社负责建设运营,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农业农村、市场监管、林业和草原、水务、住建、行政审批等部门要对相关流转交易业务进行指导。

县流转交易中心实行管办分离,县供销合作社负责流转交易中心的市场建设和运营管理、监督;流转交易中心履行市场服务职能,严格按照规则和程序组织进行交易活动;县直有关部门、乡镇、村负责本单位本地区的资格审查、确权赋能、信息收集、底价确定等工作。

第七条 乡镇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集体资产流转交易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督导农村集体资产进入流转交易中心公开流转交易;负责指导设立流转交易中心乡镇工作站,站点工作人员要做好政策宣传、业务咨询、材料审核等工作。

第八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依法对农村集体资产进行管理,作为农村集体资产的出让方参与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提交农村集体资产流转交易材料,包括内部民主决策程序、产权用途管制及准许进行产权流转交易的证明等等。村民委员会负责本村区域内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信息的收集、整理和提交工作。

第九条 流转交易中心应加强行业规范、管理制度和服务标准建设,流转交易过程应公开公正,不得暗箱操作。

第二章 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

第十条 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品种包括:

(一)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即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耕地、草地、养殖水面等经营权。

(二)林权。即农村集体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使用权。

(三)“四荒”使用权。即农村集体所有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使用权。

(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即由农村集体统一经营管理的经营性资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除集体土地所有权)。

(五)农村集体资产股权。即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净资产)折股量化到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每个成员(股东)所持有的集体资产股份数额。

(六)农业生产性设施设备。即农户、农民合作组织、农村集体和涉农企业等拥有的农业生产设施设备。

(七)小型水利设施使用权。即农户、农民合作组织、农村集体和涉农企业等拥有的小型水利设施的使用权。

(八)农业类知识产权。即涉农专利、商标、新品种、新技术等。

(九)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住房财产权。即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及宅基地上的房屋所有权、使用权。

(十)农村生物资产。即生长中的大田作物、蔬菜、用材林、存栏待售的牲畜等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经济林、薪炭林、产畜、役畜等生产性生物资产。

(十一)水权。即区域水资源使用权、取用水户水资源使用权。

(十二)农村建设项目招标、产业项目招商和转让等其他农村产权。

第十一条 农村集体资产流转交易和农村集体建设项目招标必须通过县流转交易中心进行

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可以采取协议、拍卖、招标、网络竞价等方式,也可以采用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其他方式。

采用拍卖交易方式进行交易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及有关规定组织实施。采用招标投标方式进行交易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法规组织实施,由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组织,到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场地进行交易。

农村集体资产的标的流转交易金额达到20000元以上(含20000元)、农村集体建设项目招标金额达到100000元以上的(含100000元)必须通过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进行。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流转交易行为的须向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提供村级“四议两公开”决策记录档案。

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的,应通过流转交易中心进行。

第十二条 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的方式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县流转交易中心应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政策制定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则,征求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意见,同时报送至上级直管部门审阅。

第三章 交易程序

第十三条 权利人参与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在县流转交易中心或乡镇、村服务站点提交申请,也可依法委托办理流转交易申请。

第十四条 申请出让农村产权,应提交下列材料:

(一)出让申请书;

(二)标的权属证明,涉及不动产的提供不动产权属证书;

(三)权属所有人身份证明;

(四)需履行内部决策程序或审批程序的,提交内部决策同意出让的证明文书或审批文件;

(五)出让标的需原产权权利人同意的,提交原产权权利人同意出让的证明文书;

(六)委托代理的,应提交授权文书;

(七)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政策规定需提交的其他材料。

出让方对所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有效性负责,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五条 申请受让农村产权,应提交下列材料:

(一)受让申请书;

(二)受让方身份证明;

(三)需履行内部决策程序或审批程序的,提交内部决策同意受让的证明文书或审批文件;

(四)委托代理的,应提交授权文书;

(五)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政策规定需提交的其他材料。

受让方对所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有效性负责,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六条 出让申请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受理。县流转交易中心受理申请,对资料齐全的进行受理登记。

(二)审核。县流转交易中心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核,并协调相关行政部门及单位对标的权属等进行核实,相关行政部门及单位应在5个工作日内将核实结果反馈给县流转交易中心。

审核通过的,由县流转交易中心公开发布信息并组织流转交易;审核未通过的,终止流转交易流程,由流转交易中心在10个工作日内告知申请人。

第十七条 受让申请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受理。县流转交易中心受理申请,对资料齐全的进行受理登记。

(二)审核。流转交易中心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核,并会同相关行政部门在5个工作日内依法完成对受让申请人的市场主体信息审查。

审核通过的,由县流转交易中心公开发布信息并组织流转交易;审核未通过的,终止流转交易流程,由流转交易中心在10个工作日内告知申请人。

法律、法规对交易主体资格没有限制的,县流转交易中心可直接发布信息、组织交易。

第十八条 交易项目成交后,县流转交易中心组织交易双方签订规范合同。根据合同约定,流转交易中心组织交易双方进行价款结算。

第十九条 县流转交易中心应向出让方和受让方出具交易鉴证书,并将成交情况在流转交易中心公告。

第二十条 涉及权属变更的,流转交易双方持交易鉴证书等材料向有关部门申请办理农村产权登记业务。

鼓励支持县流转交易中心开展农村产权登记代理服务。

第四章 交易规范和监管

第二十一条  农村集体产权交易项目应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

第二十二条 县流转交易中心应推行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信息化管理,使用规范、统一的格式文书,规范组织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活动。

县流转交易中心应实行专户储存、专账核算的资金管理方式,加强资金监管,防范交易风险。

第二十三条 农村集体产权流转交易收益应纳入本集体经济组织账户,按照农村集体资产管理规定使用和管理。

第二十四条 县流转交易中心应对市场主体从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活动的信用情况进行记录。推行农村产权流转交易“黑名单”制度。

第二十五条 在流转交易中心进行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过程中发生纠纷的,当事人应依法解决,可以请求乡镇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等调解解决。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依据双方合同约定申请仲裁或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二十六条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农业农村、市场监管、林业和草原、水务、住建、行政审批等部门及乡镇政府应根据职责分工,对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前的审批环节及流转交易后的开发利用行为进行监管,对履行职责不到位,造成严重后果的相关责任人,依法依规予以严肃处理。

第二十七条 农村集体资产流转交易和农村集体建设项目招标未进入流转交易中心公开进行的,由相关部门追究责任。涉嫌违纪违法的,移交(移送)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处理。

县纪委监察机关要强化对相关部门及公职人员的监督,对因履职不到位导致暗箱操作、操纵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发生,依纪依规严肃查处问责。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监督管理委员会要加强对各类农村产权进场交易的督促检查和宣传引导,确保“平台之外无交易”。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此前有相关政策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如有承德县农村产权交易问题,请咨询承德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农交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农交网”。

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