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改革三定方案的三定是指什么?“三定”规定内容详解!
2024-04-15 10:21:40来源:农交网阅读量:19566
“三定”规定是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简称中央编办)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而对国务院所属各部门的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等所作规定的简称。下面农交网小编带来机构改革三定方案的三定是指什么?“三定”规定内容详解!
一、机构改革三定方案的三定是指什么?
机构改革中的“三定方案”指的是“定职能”“定机构”和“定编制”这三个方面。以下是详细解释:
1、定职能
确定这个单位的具体职责和任务。
2、定机构
确定行使职责的部门,包括机构的名称、性质、经费来源等。
3、定编制
确定单位的编制数量,包括领导职数和人员数额。
“三定方案”是各级机构编制部门在单位初设或机构改革过程中对所管辖范围内的党政机关、群众机关、事业单位等体制内机构颁布实施的纲领性文件。
二、法律依据
《关于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若干规定》第九条,经各级党委、政府和编委批准的各部门“三定”规定(方案),具有权威性和法律效力,各部门必须严格执行。未经批准,任何部门不得自行调整“三定”规定(方案)的内容。对已经撤并和转体的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恢复;实行合署办公或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部门,不得擅自改变;现有的机构名称和规格,不得随意更改;职能调整和任务增加的部门,也不再新增内设机构,由部门内部调整解决。对个别确因工作需要调整内设机构的,要严格控制,按程序报批。
综上,政府机构的设立必须确定是干什么事情的,有哪些内设机构,内设机构的职责是什么,部门有多少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