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动迁房集体产权能出售吗?有哪些风险?
2020-09-15 12:06:53来源:农交网阅读量:1065
随着城乡建设一体化,很多农村就出现了大规模的拆迁活动,因此也让很多农村家庭分到几套动迁房,也就出现了农村动迁房集体产权交易的情况,那么农村动迁房集体产权能出售吗?买卖有哪些风险呢?下面小编就来和大家好好的畅聊一番。
一、农村动迁房集体产权能出售吗?
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农村动拆房集体产权是动迁人的,若其取得完整的财产所有权,可以出售。若没有取得完整的财产所有权,则不能出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八条第二款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都是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来源于集体经济组织分配,非该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不能获得该集体组织分配宅基地。农民因宅基地被征收获得动迁房或安置房指标,是农民因失去宅基地而获得的相应补偿,仍然具有专属性质,即其性质不因“地”换成了“房”而改变,仍应遵照上述法律规定执行。
二、农村动迁房集体产权交易有哪些风险?
第一,房价上涨容易诱使卖方违约。按照政策的规定,卖房者要在取得房产证之日起五年后才能够将房屋过户给买房者。在这漫长的五年时间里,房价的走势无论是谁其实也都是难以预料。当房价大幅上涨之时,卖房者完全可能违约将房屋再次卖给出价更高的买方。
第二,买方无法取得房屋再度拆迁的补偿利益。在城市扩展的过程中,一些新建成的拆迁安置房再次面临拆迁也并不鲜见。此时,拆迁部门所支付的补偿金往往高于拆迁安置房的交易价格,而买卖双方也因此对拆迁补偿金的分配时常发生争议:卖方认为,房子还没有过户,则拆迁补偿款当然属于卖方;买方认为,房款已经全部结清,自己已经入住,则拆迁补偿款应当属于买方。
第三,容易受不确定因素影响。交易时间过长,许多不可预见因素将诱发纠纷。如果在完成过户前,卖房人死亡,而卖房人继承人对该买卖合同产生争议,买房人为了完成过户,也就不得不与从未谋面继承人交涉。最终,买房人将不得不选择通过诉讼来解决问题。而至于多长时间能够完成,就很难预测了,买方也就无法取得房屋的产权证。
以上的这些内容主要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农村动迁房集体产权能出售吗和存在的一些的知识,虽然说可以买卖,但是还是存在很大风险,大家一定要谨慎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