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升耕地质量的措施有哪些?
2024-01-18 11:26:03来源:农交网阅读量:3244
耕地保护与全力提升耕地质量是确保粮食安全、可持续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保护耕地和提高耕地质量是维持农业生产稳定和增产的关键措施。下面农交网小编带来有效提升耕地质量的措施有哪些?
一、有效提升耕地质量的措施有哪些?
统筹实施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同步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强化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积极开展土壤改良、地力培肥和退化耕地治理等工作。加强农田生态保育与修复,建设生态化田间基础设施,提高田间生物多样性水平。开展耕地污染调查评价,加强受污染耕地治理,建设健康稳定的农田生态系统。有序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加强耕地保护,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1、合理耕作制度
合理安排耕作制度,包括轮作、间作、套作等措施,避免过度耕作和单一作物连续种植,有助于土壤保持和养分平衡。
2、耕地轮作休耕
采取定期轮作和休耕措施,可以减缓耕地土壤贫瘠和退化的速度,促进土壤结构的改善。
3、高标准农田
高标准农田是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田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
4、高效节水灌溉
高效节水灌溉是对除土渠输水和地表漫灌之外所有输、灌水方式的统称。根据灌溉技术发展的进程,输水方式在土渠的基础上大致经过防渗渠和管道输水两个阶段,输水过程的水利用系数从0.3逐步提高到0.95,灌水方式则在地表漫灌的基础上发展为喷灌、微灌、直至地下滴灌,从水的利用系数0.3逐步提高到0.98。
以上就是有效提升耕地质量的措施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