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进出平衡是什么意思?耕地进出平衡实施细则
2024-01-02 11:16:00来源:农交网阅读量:2821
耕地“进出平衡”通常是指在一个特定区域内,耕地的新增和减少保持相对平衡,即耕地的净增加量与净减少量相当,以维持耕地总量相对稳定。下面农交网小编带来耕地进出平衡是什么意思?耕地进出平衡实施细则。
一、耕地进出平衡是什么意思?
耕地“进出平衡”是指除国家安排的生态退耕、自然灾害损毁难以复耕、河湖水面自然扩大造成耕地永久淹没外,耕地转为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的,应当通过统筹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整治为耕地等方式,补足同等数量、质量的可以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
二、耕地进出平衡实施细则
1.耕地“进出平衡”内容
耕地“进出平衡”是指农用地内部的耕地与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之间的转换,包含“一进”、“一出”两方面的工作内容。
(1)进:调入耕地
“一进”是指将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通过土地综合整治手段整治为耕地。可以分为两种情形:一是主动调入,先立项再实施工程整治变更为耕地;二是被动调入,已整治为耕地但还未纳入耕地图斑的,则需要更变用地类型,将图斑调入耕地。
(2)出:调出耕地
“一出”是指将耕地转为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可以分为两种情形,一是主动调出,先审批后变更,比如规划做公园、农业设施用地、果园等。二是被动调出,已变更后补审批,比如在卫星影像图上发现现在是公园、农业设施建设用地或者是防护林等,不是耕地图斑的,则需要补办审批,变更用地类型,将图斑调出耕地。
2.耕地“进出平衡”原则
(1)调入耕地的数量、质量必须高于或同等于调出的耕地数量、质量。近年来,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严重冲击耕地保护红线,实行耕地“进出平衡”,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的,至少补足数量相等、质量相当的耕地,才能保证耕地数量不再减少,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耕地数量不减少,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2)耕地可以转为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但不能挖湖造景、种植草皮;挖湖造景、种植草皮将破坏耕地耕作层,对土壤造成严重损坏,使土壤难以复耕。
(3)涉及承包耕地转为林地等其他地类的,经批准后,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指导发包方依法与承包农户重新签订或变更土地承包合同,以及变更权属证书。在此过程中应当坚持依法办事、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坚持“先确权,后变更”的原则,保障发包方与承包农户权益。
(4)耕地“占补平衡”适用于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时,需要严格按照“占一补一、占优补优”的原则补足数量相等、质量相当的耕地的情形;耕地“进出平衡”则适用于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或农业设施用地时,需补足同等数量、质量的耕地的情形,耕地“进出平衡”的范围仅限于农用地。换句话说,耕地“占补平衡”与耕地“进出平衡”用于补充耕地的来源不同,耕地“占补平衡”是通过复垦开发未利用地或建设用地来补充耕地,而耕地“进出平衡”是通过林地、园地、草地等其他农用地或农业设施建设用地来补充耕地,所以耕地“占补平衡”的地块不能再作为耕地“进出平衡”的地块。
以上就是耕地进出平衡相关内容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