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的宅基地什么情况下会被收回?这4种情况要注意了
2023-10-13 11:41:59来源:农交网阅读量:556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二十三条明确指出要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这透露出两个重要信号。一是中央对农村宅基地管理越来越严格规范,二是为了加快农村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逐步盘活农村闲置的宅基地资源,并深入推动农村闲置宅基地的清理整治。
一、农民的宅基地什么情况下会被收回?
由此可见,农村宅基地、农房也将正式步入权证时代。农村宅基地的价值越来越高之后,很多农民朋友觉得,宅基地就是永久的,无论如何不会被收回,但其实,以下几种情况都会导致审批下来的宅基地被收回。
1、公共利益的需要而征收土地
这个公共利益一般是比较广泛的,比如:修建公路、建广场、建公园等等,但是,这种情况下都是要有严格的征地程序,而且也会给相应的征地补偿。
2、改变宅基地用途,也可能导致宅基地被收回。
宅基地是用来保障村集体成员的居住权利的,如果改变了宅基地的用途,比如,在宅基地上开建工厂,或者在本该建设住房的宅基地上建设养殖场等,都是有可能导致宅基地被收回的。
3、因撤销、迁移等原因而停止使用土地的。
比如,农民搬家了,在其他地方得到了宅基地,原来的宅基地就有可能被收回了。但如果在合并村镇,易地扶贫搬迁以及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村民已经被政府给予安置或者补偿了的,那么就不具备申请宅基地的权利了。
4、其他情况
比如宅基地长期闲置、房屋坍塌2年以上未恢复使用的宅基地等情况,也会导致宅基地被收回。
以上就是农民的宅基地收回情况的介绍,因撤销、迁移等原因而停止使用土地的会被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