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产权是指什么?农民可以分钱吗?
2020-08-02 09:12:16来源:农交网阅读量:4418
随着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的开展,农村集体产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那么农村集体产权是指什么?在农村集体产权交易中,农民可以分钱吗?
一、农村集体产权是指什么?
农村集体产权是指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农村集体资产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集体所有的土地等资源性资产,第二类是用于集体统一经营的经营性资产,第三类是用于公共服务的非经营性资产。
我国目前正在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进行改革,这是党中央推出的一项重要改革,对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完善农村治理、保障农民权益、探索形成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村集体产权农民可以分钱吗?
从资产构成看,全国有3.1万亿元经营性资产,这类资产是集体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其中,预期可带来收益的厂房、商铺、机器设备等经营性固定资产超过1万亿元。未承包到户的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集体土地资源共有15.5亿亩,其中,有36%对外出租经营或投资入股到新型经营主体。
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把集体的经营性资产确权到户,实现农民对集体资产的占有使用和收益分配的权利(可以理解为村民可拿分红、占股权),有利于拓宽农民的增收新渠道,让农民共享农村改革的发展成果。
也就是说,农民在中间是一个“股民”身份,自然是可以分红分利的。
股权设置类型可分为集体股和个人股。
实施改革的村组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集体股与个人股之间的比例,集体股所占比例一般不得高于20%、个人股所占比例一般不得低于80%,也可以根据实施情况不设立集体股,集体只提留公积金和公益金。村集体经济组织也可按实际设置法人股、资源股、现金股等股种,但严禁强迫成员现金入股。
个人股一般由人口福利股(人口股)和劳动贡献股(农龄股、或劳动年限股、或年龄股)构成,实施改革的村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人口福利股和劳动贡献股比例。
人口福利股的配置一般只要是村集体成员就能全额享受。劳动贡献股则对人口福利股全额享受对象和酌情享受对象来进行配置。劳动贡献股一般可以选择按劳动年限(劳龄)、或农龄(村龄)、或年龄中的一种来进行配置。推算时不足一年的可按一年计算。
既然是分到个人的股权,属于分红,那么就已经是属于村民的个人财产了。据我国财产继续法的相关规定,子女有权继承该遗产。落实到村民的股票可以流转或者抵押,一些地区也允许股票继承。
此外,由于集体财产权利人去逝,应当申请股权过户,将财产权过户至其子女名下,之后就可以享受正常的集体财产权了。如果没有相关的股权证明的,可以依照“约定俗成”的规矩,自然享受集体财产权所应当继承部分的权利,或参照我国农村集体财产分置办法,向集体提出相关的继承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