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南明山街道清零前垟村历史遗留问题 使乡村变美丽
2020-07-20 13:46:01来源:海外网阅读量:1367
昔日家门口的“臭水沟”变“清水渠”,过去的“经济薄弱村”变“美丽乡村”,在瓜果飘香的五月,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南明山街道前垟村生机盎然,村民生活喜洋洋。
2019年以来,丽水市南明山街道办事处选优配强年轻干部队伍派驻农村一线,以“钉钉子”精神抓民生实事,啃硬骨头、拔尖钉子,逐一解决前垟村的深层次难题,让群众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安居乐业定民心
尖山丘、双坦、大力岗是开发区前垟行政村的三个自然村,因为海拔高,自来水工程建设困难,世代居住在这的居民只能直接饮用山涧水。这些水未经处理,微生物、浑浊度等其他指标并没有达到饮用标准。前垟村的联村干部,他们急群众之所急,多次联合街道相关部门对当地水质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并找到饮用水环境运维公司商讨解决办法。去年夏天,更是每天顶着40多度高温上山踏勘,一遍又一遍地确认位置、管线布置等方案,优化水处理方法,加快推进工程建设进度,让村民在冬季到来前用上了干净安全的饮用水。
饮用水工程给村民带来的是日常生活的便利,如何盘活村集体经济,提高村民经济收入也是实打实的需求。村里开村经济发展大会,集思广益、破旧出新,转换发展新思路,以扩大投资面,增加收入点,盘活现有资金等方式助农增收。
前垟村联村干部摸清自身“家底”,理清消薄思路,指导村双委制定了一系列消薄发展计划并如期完成任务,成功摘掉了经济薄弱村的帽子。通过各方努力,前垟村年人均收入从2013年的11655元,增长到了2019年的24000元。
同时,全村外立面改造、村内绿化带建设、水泥路硬化、高压线路改造、河道整治、上徐公厕、移民新村花坛以及污水治理等新农村建设项目都顺利完成。往日落后的小山村一跃成为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
下沉一线作表率
2007年12月,前垟滩坑水库移民户集中搬迁入住到了现在的安置房里。虽然住着新房,但是移民们心里有疙瘩,这些新房的相关产权证件一直没有办下来。时间久了,相关部门的领导也一换再换,办证问题足足拖了12年。“把历史遗留问题一桩桩解决,才对得起一方百姓的信任!”2019年,丽水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志伟到任后,在“三服务”中了解到该村的情况,便亲自包村督办此事。
开发区常务副主任潘惠健多次召集国土、建设、规划、执法、财政和南明山街道等部门开展专题研究和协调部署,并具体落实南明山街道总牵头负责。联村干部说,“整整六个月,街道干部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地跑,一个章一个章地盖,一个签字一个签字地签,帮123户村民完成了‘两证一书’的办理。”至去年12月,前垟滩坑移民终于卸下了背负12年之久的“心头之石”。
前垟村的另一头,老毛难以掩饰心中的喜悦与村民们分享,碾米厂历史遗留征迁款问题在今年4月得到解决。前垟村碾米厂于2010年征收拆迁,由于历史征迁现场清点、分类等原因,前垟村碾米厂约49万元征迁款一直拖欠没有支付。街道成立了由3名年轻干部组成的联村组,历时四个月前期走访、查阅收集历史材料,理清历史问题的处理流程,明确责任部门。在此过程中还详细询问了村民的生活情况和健康状况,与他们话家常、聊近况、听建议、谈发展,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干群连心俱欢颜
“因为都是历史遗留问题,当年经手的工作人员大部分已调离原岗位,各项工作、各种材料都要重新搜集、整理、跑部门对接。如果没有以一种‘钉钉子’精神抓工作、抓落实、抓到底,就有可能半途而废,遗留问题还是遗留问题”前垟联村组长钟哲很是感慨:“刚联村时,人生地不熟,过去是我主动向村民打招呼,现在随着历史遗留问题一个个化解,进村入户见面次数越来越多,生面孔变成了熟面孔,村民对我们这些‘后生人’信任有加,碰面时他们都会友善地向我们打招呼,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而满足的笑容。”
从花海项目验收完成,到“两龙”征收二、三产分配问题解决,再到上徐村自来水泵站问题完成……干群齐心打通了前垟村发展“血脉”,2019年4月至2020年5月,南明山街道共为前垟村村民办结9件大事,实现了历史遗留问题清零。
“在抓疫情防控的同时,抓遗留问题、抓农村发展、抓农民实惠、抓换届选举,是街道当前农村工作的着力点、主基调、主旋律。这四个抓也是考验和锻炼基层干部、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试金石、炼钢炉。前垟村历史遗留问题的一个个破解,村民心结得以疏解,干群关系得以亲密,政府威信得以重塑,让我们看到了南明山街道年轻干部的朝气、担当和真抓实干。”街道党工委周伟书记表示,前垟村率先完成历史遗留问题清零任务,起到了很好的标杆示范作用。
目前,街道其他各村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工作正在“挂号”推进,他们将以“‘钉钉子’精神做一枚钉子”,力争逐村历史遗留问题清零,确保“矛盾不上交”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