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怎么分配?分配的依据有哪些?
2020-07-15 14:23:28来源:农交网阅读量:22470
农村的村民生存的基础、经济的来源就是土地,可以种粮食、种菜、种树等等多种经营方式,但是国家现在以家庭为单位承包土地,那农村土地怎么分配?村集体按照什么原则来分配土地呢?
一、农村土地怎么分配
《农村土地承包法》有规定:凡是农村居民,只要没有户籍迁移的,也就是户籍还在村集体内的,都应当按照制定的农村土地承包方案获得土地承包经营权。承包经营期限为三十年,双方应当订立承包合同,合同也要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二、农村土地分配的依据
1.法律依据:《物权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农业部令第33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规程(试行)》(农办经〔2012〕19号);
2.按户确权,以已经签订的承包合同和已经颁发的承包经营权证书为基础,以登记前最近的承包关系为依据;
3.分类指导、民主协商。根据地势、民风、民情等特点,分类实施,不搞统一模式,也不一刀切。重大事项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召开组内村民大会并经三分之二以上村民同意,应由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讨论决定。
三、土地分配给谁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土地并不属于任何个人的,它的所有权人是村集体,因此要想在村集体所有的土地范围内获得分配的土地(承包方式),要求必须是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符合该条件都可以依法申请分配土地,而一旦因婚嫁、取得非农业户口等原因迁出户口的话,该人使用或承包的土地会被收回,重新分配。
总结:我国对土地分配也有非常多的法规约束,符合条件的村集体组织成员可以依法向村集体申请分配土地,如分户、拆迁、搬迁等方式需要申请新宅基地来重新建房的,都可以按规定走程序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