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唐山市连续出台文件大力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
2018-07-17 11:54:56来源:中国供销合作网阅读量:1510
近日,河北省唐山市委、市政府连续出台相关文件,明确支持政策和措施,大力推进全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市供销社牵头组建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迎来了良好发展机遇,步入了发展快车道。
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2017年12月底出台的《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实施意见》(唐办发〔2017〕22号)明确:充分发挥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作用,建设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逐步发展成集信息发布、产权交易、法律咨询、资产评估、抵押融资为一体的为农服务综合平台,促进产权流转交易。对建成的市、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实行市场建设和运营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市委、市政府2018年1月出台的《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唐发〔2018〕4号)明确:加快唐山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建设,明确市、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抵押登记服务职能,设立农村产权抵押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引导和鼓励银行、担保、保险等金融机构与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合作,探索适合各类农村产权的抵押融资模式。各类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集体林权、“四荒地”使用权、农业类知识产权、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出租等农村产权的流转和抵押贷款要进入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公开交易;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2018年3月出台的《唐山市2018年农业农村工作要点》(唐办发〔2018〕4号)明确:加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建设,创新“农权贷”金融惠农模式;市委、市政府2018年4月出台的《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唐发〔2018〕15号)明确:加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建设,打造全业务链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平台,创新“农权贷”金融惠农模式;市委改革办2018年4月下发的《关于总结改革经验打造改革亮点工作的通知》(唐改革办字〔2018〕3号)明确唐山“农权贷”金融惠农新模式,作为全市2018年重点特色经验和亮点工作进行培育打造。
近两年来,唐山市供销社立足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大局,积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通过组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盘活农村闲置资产,促进农业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有效增加农民财产收益,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目前,全市已形成了市、县、乡镇、村“四位一体”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体系;实现了市、县“六统一”管理和省、市、县三级电子交易平台联网运行;各类农村产权交易业务活跃,2017年交易额突破了亿元大关;在全国首创了“农权贷”金融惠农新模式,成功办理了全省第一宗2000万元林权证抵押贷款;经验做法被《中国法制报》、《中华合作时报》等国家级媒体宣传报道,知名度和影响力与日俱增。
市委、市政府多个文件的相继出台,为全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建设提供了充足的政策依据和强劲的发展动力。市供销社今后将全面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各项文件精神,继续加大工作推进力度,不断完善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服务功能,拓展农村产权交易范围,提升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将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打造成为“全省领先、全国有位”的农村产权综合交易平台。
注:唐山市,简称“唐”,隶属于河北省。市花是月季,市树是国槐。位于河北东部,东望秦皇岛市,南临渤海,西邻天津市,北望承德市。辖7区5县2市:路南区、路北区、开平区、古冶区、丰南区、丰润区、曹妃甸区;遵化市、迁安市;滦县、滦南县、乐亭县、迁西县、玉田县。面积13472平方千米,人口787.90万(2017常住)。
唐山市因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句丽驻跸而得名,素有“北方瓷都”之称;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座机械化采煤矿井、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桶机制水泥;是中国评剧的发源地,素有“冀东三支花”之称的皮影、评剧、乐亭大鼓,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唐山市地貌分为山地丘陵区与平原区两大地貌区;北部和东北部多山,中部为山前平原,南部和西部为滨海盐碱地和洼地草泊;地势北高南低,自西、西北向东及东南趋向平缓,直至沿海。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山有燕山、八面峰,河流有滦河,岛屿有祥云岛、月坨岛、菩提岛、龙岛等。
唐山市旅游景点有明长城、迁西水下长城、迁安大理石长城、鹫峰山“干砌长城”、长城砖窑“左三窑”、遵化清东陵、南湖公园、李大钊故居、滦州古城、曹妃甸湿地、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唐山大地震遗址、青山关、唐津运河生态旅游景区、景忠山、玉田净觉寺、万佛园、祥云湾海水浴场、曹雪芹公园、惠丰湖公园、古冶金山森林公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