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流转政策:这4大问题弄清了才能保护好自身权益!
2020-05-19 17:38:01来源:农交网阅读量:1286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发力,越来越多人到农村投资,土地流转速度加快,农民借此获得土地收益,种植大户可以积极发展规模。那么根据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哪些内容事关流转双方权益呢?
1、转包还是出租?
土地流转就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根据我国的《农村土地承包法》,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
有的朋友在纠结土地是转包还是出租,不知道哪种可以让自己的获利最多。而且土地在别人手上,时间长了,不会要不回来了吧?
其实,不管转包还是出租,都只是土地流转的一种形式。这两种的区别在于:转包发生在同一个集体经济组织之中,也就是和同村的人才能转包;而出租是把土地承包经营权租赁给所在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人,可以是外地人、企业等等。转包是支付转包费,而出租则是向出租的农户支付租金。从原则上讲,这两种情况土地流转金是一致的。
时间方面,土地流转期限最长不能超过这块地剩下的承包时间,总共不能超过30年(草地为50年,林地为70年)。流转的仅仅是土地的经营权,承包权还是你的,不用担心土地要不回来。
2、签订流转合同,都写什么?
无论是转包还是出租,都需要签订书面合同。
根据法律要求,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一般包括这些条款:(一)双方当事人的姓名、住所;(二)流转土地的名称、坐落、面积、质量等级;(三)流转的期限和起止日期;(四)流转土地的用途;(五)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六)流转价款及支付方式;(七)违约责任。
另外,还有3点要特别提醒:
(1)在签订合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日期问题。很多人承包五年,但合同上却多写了一年,或者流转日期往后推迟一年。
(2)费用支付上,也要在合同中体现出明确的价格,以及支付的方式和时间。
(3)没有标注土地用途的合同千万不要签。因为农民的承包地只能用于耕作,不能用于建造厂房等其他用途。
3、流转来的地能贷款吗?
签好了土地流转合同,要记得去备案,一般在村委会或者乡镇的土地流转办公室就可以办理。如果想要土地流转后的补贴,那就要到县里的农经站进行备案了。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土地流转都有补贴可以拿,也不见得可以贷款,这个只是在一些试点地区才有,同时该县一定要完成土地确权。
4、什么会影响土地流转价格?
(1)农产品价格
比如种粮的土地,粮价的高低会直接影响租金。
(2)流转面积
土地流转面积对土地流转价格具有正向影响,土地流转面积越大,在土地细碎化且分散的现实情况下,需要协调的农户数量也越多,这样费用很大,土地流转价格就越高。
(3)土地年收益
部分土地不是种植粮食而是种植其它经济作物,这样在土地年收益增加时,为了获得充足的土地资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愿意接受较高的土地流转价格。
(4)流转期限
农业产业周期长,短时间很难见效并收回成本,所以需要大量时间进行前期投入。在同等条件下,流转年限越长的土地流转价格越高,流转年限短的土地在价格上会比较吃亏。
(5)土地位置
一般来说,处于城郊和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区,土地流转的价格较高,而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流转土地的价格就偏低。